第八届《格斯(萨)尔》国际学术研讨暨全国抢救保护《格斯(萨)尔》工作成果展在呼和浩特召开

19.08.2016  02:35

2016年8月1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格斯(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内蒙古自治区《格斯尔》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由内蒙古自治区《格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格斯(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八届《格斯(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抢救保护《格斯(萨)尔》工作成果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开幕。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格斯(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朝戈金研究院为成果展揭幕。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传》刊行300周年之际举办,意义深远。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在北京以木刻版刊行的七章《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为梵夹装本、共计178叶、每叶纵书蒙古文字26行、规格14×46.5公分,内容上在蒙古文《格斯尔》诸多版本中具有关键地位。这是国内外广为传播的版本,是《格斯(萨)尔》出版史上已知最早的正式印刷刊行版本,也是各国《格斯(萨)尔》学界中影响最大的著名版本。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成果展的召开也意在纪念该版本刊行300周年,旨在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格斯(萨)尔》文化传承。

近30多年来,全国《格斯(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举办了7届,本届会议是我区在1993年举办第三届会议以来第二次承办。来自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雅库特共和国以及匈牙利、蒙古国、土耳其、日本等国家的10多位专家学者专程前来参加本次会议。来自北京、青海、内蒙古、四川、新疆、甘肃、辽宁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格斯(萨)尔》演唱艺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专家学者在3天的时间里围绕《格斯(萨)尔》传承、抢救、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格斯(萨)尔》是闻名遐迩的“中国三大史诗”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斯(萨)尔》也是一部跨民族、跨国界传播的活态史诗,主要传播于我国蒙古族、藏族、土族等民族聚居区以及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和地区。《格斯(萨)尔》内容上传达的核心主题是安定世界、镇压黑恶势力、降服妖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保护美丽家园。《格斯(萨)尔》是国际文化互动、国际文化交流以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鲜活例证。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成果展上,来自世界各地及全国各地的《格斯(萨)尔》研究专家汇聚美丽的青城,共同研讨《格斯(萨)尔》抢救、保护和发展等工作,必将深化和拓展《格斯(萨)尔》的研究,提升《格斯(萨)尔》学术水平,促进《格斯(萨)尔》事业的繁荣发展,对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格斯(萨)尔》史诗,向世界展示、推广我国《格斯(萨)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促进交流、加强沟通,树立文化自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