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开启民法典时代

03.02.2018  15:45

孙伟丽

  盼望着,盼望着,承载几代人梦想的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诞生了。这为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的编纂翻开了第一页,中国即将开始民法典时代。

  工匠精神铸良法筑牢法治中国根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中国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全体人民的梦想,更凝聚着国家民族崛起的雄心壮志。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生产力仍有待进一步解放,许多新型民间经济活动还处于萌芽状态……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结束了新中国没有系统民事立法的历史。立法者解放思想,在民法通则中写明尊重和保护公民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这是很大的进步。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对社会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发生的深刻改变,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民法典的制定是几代法律人的期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酝酿起草,到后来的几经反复,再到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全面启动,这映射的是中国公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成长的过程,是我国法律体系从逐步形成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更是成就中国梦,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画卷的脚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这标志着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

  市井百姓生活,件件都兹事体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是法人,没有组织机构代码,就不能签合同怎么办?骚扰电话、骗子陷阱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怎么办?公民个人信息经常被泄露怎么办?刺痛着公众神经的未成年人遭性侵法律又怎么规定?与西方的社会养老不同,中国未来养老路在何方?作为民法典的纲领之作,承载着太多的期望。

  “我们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刑法或者其他专门法律,但是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民法。”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曾如此评价民法总则的意义。

  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是立法的初衷和宗旨。立良法,立有用之法是立法工作的追求。为此,立法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之中。在会议室里与各方人士座谈,在农家院和村民促膝谈心,在企业厂房与工人们交流想法……倾听人民心声,碰撞思想“火花”,民法总则凝聚着人民的呼声与期盼。2016年10月、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四川、宁夏和上海,分别召开4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对民法总则草案的意见。印发草案稿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部分院校和法学研究机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草案全文3次上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227条意见;中国法学会累计24.9万字的专家咨询报告在立法中发挥重要作用。15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民法总则,经民主程序将中共主张和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听到大家心声。”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深有感触,“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拍脑袋、想当然,是无法制定出好法律的。

  广开言路聚民意捍卫公民权利尊严

  “路见不平一声吼,紧急关头显身手”见义勇为受损害责任谁来负接到陌生电话却能详尽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熊孩子”乱买东西算不算数?网游装备被盗有无法律支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何寻求最大的公约数,找到怎样的“公约数”?代表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唯有广泛听取和尊重各方意见,才能汇聚多方智慧,保证立法质量。

  廉素代表说,民法总则的制定是我国法治建设史上一个新里程碑。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社会共识,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完善了监护制度。对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进行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规定将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积极回应了高科技和知识网络时代的需要。建议增加“自然人死亡后,其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的规定和在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慎重确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中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建议确定为8周岁较为合适。查嘎岱、傅永春、石磊、邢永明、胡瑞峰、伊永春、司艳华代表表示赞同,胡达古拉代表建议,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18周岁以上为成年人,但未完成高中教育或大学教育且无生活来源者,父母应该继续承担该成年人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建议增加“有义务帮助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内容。

  目前,中国个体工商户已超过5900万户,并且正在以平均每天新增2万多户的速度发展。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贡献动能。刘俊臣代表说,民事主体中的个体工商户应限定为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公民;法人制度中有一部分不容易界定为营利法人还是非营利法人,由此产生了规避法律责任的问题,应规定商业性质的企业不能作为非营利法人登记;在特别法人定义中增加一项包括其他特别法人的兜底性规定,研究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属于特别法人范畴;应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的内涵,建议将地理标志不作为知识产权单列,归类为商标比较适合。郭启俊代表草案第十一条中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实际中在法律和习惯之间还有一个盲区。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我们国家仍将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还会出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加上信息化时代瞬息变化,类似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民事纠纷还会出现,而且这些问题靠习惯不能规范和解决。因此,建议修改为:“可以适用行政法规或习惯”。民法总则对胎儿的权利予以保护,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邓伟代表建议在草案第十七条中增加有关胎儿请求损害赔偿的内容。

  见义勇为历来为中国文化所倡导,民法总则对此也予以鼓励。比如,如果他(她)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司艳华代表建议草案第一百八十八条最后增加“同时可以申请国家补偿”。以便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施助者无后顾之忧。包满达代表建议根据百姓现有对法律的认知程序,建议再适当延长诉讼时效;增加农村土地流转的规定,目前涉农法律问题除了对主体的规范,还欠缺对农村土地的规范。在民法总则中增加鼓励农村土地按照中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自由流转的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农民权益。

  白晓光代表说,对代理民事活动,要在便捷交易的前提下从严把关,兼顾交易安全,有效控制交易风险。李一飞代表说,建议下一步将民法总则的内容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汪耳琪代表说建议民法总则草案通过后,应加大宣传实施力度,使这部法律更好的应用到人民生活当中。

  解答命题应关切增进中国百姓福祉

  2016年8月,山东“徐玉玉事件”发生后,电信诈骗背后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骚扰电话、骗子陷阱……如何从民法的角度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人民群众对民法总则的一大期待。“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是民法总则对人民呼声作出的明确回应。

  胎儿有继承接受赠与权利。首次对胎儿的民事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被众多法律界人士视为民法总则更加注重保障人民权利的一个缩影。在继承法的基础上,通过民法总则提高对胎儿的保护程度,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法律文明发展程度怎样,关键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如何,是否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胎儿无法独立保护自己的利益,法律能够对其进行保护,就更能体现法律文明的发展程度。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为8岁。买玩具、买文具或零食,这些是简单而常见的民事行为。多大的孩子去买东西,其行为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熊孩子”乱买东西,家长能否主张行为无效?在民法通则基础上,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由10周岁降到8周岁。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般诉讼时效增至3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其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中,因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意味着什么可能还一知半解而遭到蒙蔽,甚至许多未成年人慑于侵害人的淫威而不敢声张。等到成年后,再去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民法总则专门增加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

  “监护是中国特有的制度,西方国家基本采用社会养老,但中国养老走的是以家庭为基础,社会、国家相结合的道路,总则针对民法通则中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欠缺,民法总则进一步扩大被监护人范围、调整监护人范围、强化国家监护职能、完善撤销监护相关规定……法律的完善,将推动监护制度不断丰富发展。

  为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民法总则草案在审议中多次修改“减免救助人责任”条款,最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倡导培育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互联网时代,很多游戏爱好者拥有“QQ币”、“网游装备”等网络虚拟财产,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QQ币”、“网游装备”都将成为民法意义上的私人财产,受法律保护。这不仅为网络企业依法享有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奠定法律基础,还会为“互联网+”的发展助力。

  民法总则体现的是一国民法的价值观,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都融入其中。这是信心满满的法治征程,民法典深深打上民族智慧印记,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固基石。民法总则诞生,中国民法典编纂“两步走”迈出了关键一步。缘法求道,道立国坚。我们更加期待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统一的中国民法典将“日出东方”。

 

来源:《内蒙古人大编辑:楠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