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双白: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工作者仰慕的旗帜

26.06.2018  15:24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杨初然) 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名片,更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心中的追随和仰慕的旗帜。”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乌兰牧骑座谈会上说。

  冯双白15岁时就来到内蒙古,有过很多和乌兰牧骑队员共同演出的经历,这些经历让冯双白对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体会一:旗帜在,阵地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鲜明地指出: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1957年,距今已60多年。最近,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中国音协组织了一些知名艺术家到内蒙古东部地区采风。期间,许多仍然活跃在第一线的乌兰牧骑队员们精彩的演出、真诚的生活态度让采风团的同志们非常感动,“我们清晰地看到,哪里有最基层的草原生活,哪里就有乌兰牧骑队员的身影。

  新时代的文艺,阵地就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就在基层广袤的土地上。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阵地在,旗帜在;旗帜在,阵地在。

  体会二:创精品,攀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告诫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就是要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冯双白表示, 乌兰牧骑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接地气”,才能有艺术的根基;只有尊重人民大众,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了位置,才有走向生活深厚土壤的动力。有了上述前提,才能创作出在人民大众中“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好作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乌兰牧骑艺术创作者来说,那是艺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在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根基上创作艺术精品,攀登艺术高峰,对于新时代环境中的乌兰牧骑来说,是立身的根本,是时代的呼唤。

  体会三:我是谁?为了谁?

  冯双白说,在文化艺术建设上,也出现了以经济思维替代文化建设、以利润思维统领审美思维的唯经济效益错误倾向。那么,乌兰牧骑精神还有没有时代性?当代文艺还要不要问一句:“我是谁?为了谁?

  “学习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乌兰牧骑的旗帜和精神,在今天的中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冯双白表示,乌兰牧骑60年的光辉历程值得大书特书,其艺术经验值得全面总结,其每一个感人故事值得永远牢记和传扬。


“6.26”禁毒日携手草原普法轻骑兵深入草原走进毡房
   “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今天又来到蒙古包里,司法厅
红色的旗帜永飘扬
  几天前,一支乌兰牧骑小分队悄然来到了美丽的南方,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