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刊登我院专家的学术文章

03.07.2015  01:57

  附:我院专家的学术文章

  增强文化自信      繁荣草原文化

马永真

内蒙古日报》(2015年6月26日) 10版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草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要根据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的变化,对草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了“根基”和“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要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他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可以说,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明和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10月13日,他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党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政治文化养分,坚定文化的自信,必将丰富我们的治理经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政治智慧。

  坚定文化自信是吸收世界文化养分,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能闭关锁国、封闭保守,需要放眼世界,兼收并蓄,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然而,在融入世界的同时,要保持民族文化独立,不丧失自我、崇洋媚外,就必须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特别强调:“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二、草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草原文化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并列为中华文化三大源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包括弘扬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中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天人相谐,自由包容以及英雄主义等文化因子,无不都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草原文化使中华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使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因为包含着草原文化这样兼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特征的优秀文化而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赢得全世界的普遍认同。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集中反映了草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反映了草原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特质。千百年来,草原文化以其历史的厚重感、对社会与自然的独特把握以及鲜明的风格和气派,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地位,积淀了独有的文化自信,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资源。例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借鉴中华文化积淀的丰富生态智慧和朴素睿智的自然观。草原文化所沉淀的丰富生态智慧和“崇尚自然”的自然观、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草原文化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2014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草原文化所蕴含的信义、开放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要从内蒙古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草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担负起草原文化服务于我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

  三、推动草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草原文化亦然。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当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资源开发价值。推动草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代草原文化创新的重要历史性机遇,要结合当今草原文化发展的特点,推动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以适应当代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开发禀赋高、转化价值高,为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条件,我区应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氛围中,把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各地域优秀文化的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为草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草原文化资源优势更快更好地转化为草原文化产业优势创造了大好的机遇。因此,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必须更好地加快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集中各方优势,努力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十三五”时期跨上一个更大的台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再创新的辉煌!(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

  草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毅    松

内蒙古日报》(2015年6月26日) 10版

  草原文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人们在对草原文化不断深化认识、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充实了草原文化自觉和自信。草原文化自觉、自信,展现出了内蒙古文化发展的新图景,也为中华文化内涵、结构和价值的认识开辟了新的视野。

  一、草原文化自信来源于草原文化自觉

  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于文化发展规律认识形成的基本理念。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密切相关的,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是一个文化观念递进、升华的过程。

  草原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是指在我国以蒙古高原为腹地的北方草原、山林、沙漠地带,由历代先民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通过草原文化研究,构建了研究学科,搭建了研究平台,创新了草原文化研究范式,促进了对于草原文化认识由自在上升到了自觉,形成了较深厚的文化自觉。

  草原文化自觉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深化对草原文化的认识。提出草原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建构完整的文化体系,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统一。提出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这些学术成就,在总揽草原文化全局、细化草原文化局部、凝聚草原文化内在联系等方面,都比以往的草原文化研究有了质的飞跃,草原文化研究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展开了北方草原地区历史、民族、文化研究更为广阔的视野。草原文化研究不是以孤立的、就事论事的态度来看待草原文化,而是把草原文化作为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平行的大文化概念,在中华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北方草原上兴起的历代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长期在经济上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在社会、政治、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北方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对中华文化的历史作用不断增强。北方民族或雄踞于北方,或入主中原,特别是当中原封建王朝腐朽没落的时候,取而代之,重振中华文化,重新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这些研究不仅开辟了内蒙古文化在国际国内文化对话、交流的路径,开启了草原文化的新风貌,也为中华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气息。

  三是努力把草原文化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设立了“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依托于草原文化,以草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为抓手,不单是把草原文化看成是历史上的文化形态,而是把它看成是在现实当中传承着的、活态的、具有生机活力的文化。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草原文化自信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动力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内在动力,草原文化自觉、自信,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我们要善于激发草原文化自觉、自信所蕴含的内在活力,以坚定的草原文化自觉、自信,来推动内蒙古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汲取草原文化厚重的文化资源,为内蒙古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草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是现代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遗产、精神资源。草原文化中的先民聚落文化、政治制度、游牧生产方式、草原城市、民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俗礼仪、民族信仰,特别是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等精神文化,都在历史上为北方草原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也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优秀的草原文化,今天仍然是我们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我们要让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活起来,充分发掘和阐发草原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精神、思想内涵,古为今用,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展现草原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风貌、魅力。

  (二)激发草原文化的生机活力,不断推动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文化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传承性,也具有创新性。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发展,文化的内涵、形态也必然地发展变化。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具有较强的能动性。这些都要求文化具备创新的本质特征,创新是文化得以保持活力的先决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人们崇尚天然绿色产品、追求生活质量的驱动下,草原文化品牌、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的伊利、蒙牛等知名企业依托草原文化底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内蒙古的旅游业、文艺演出、文学艺术及影视作品、餐饮业等,也借助于草原文化的东风,风靡起来。草原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融于现代文明,又吸纳现代文明成果,草原文化具备这种包容、吸纳、融汇的胸怀和机能,在不断实现内容、形式的创新发展中,彰显出勃勃生机。

  (三)以草原文化注重塑造内蒙古的文化形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提出的“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我区提出了要打造六道亮丽风景线,其中包含了“文化繁荣发展风景线”。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塑造一个地区什么样的文化形象,展现什么样的文化特色、文化风采,是摆在文化建设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文化形象是地区文化的浓缩,是风景线。文化形象关系到地区内部的文化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也关系到地区对外的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亲和力。我们要努力发掘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风格,注重塑造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文化形象;生态良好、民生改善、富民强区的文化形象;风清气正、文化繁荣、生活方式健康的文化形象。以文化形象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软实力。(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草原文化凭什么自信?

陶克套

内蒙古日报》(2015年6月26日) 10版

  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核心理念的草原文化,其文化自信既来自于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实践,又来自于其辉煌历史;既来自于当代内蒙古的发展成就,又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一、草原文化自信来自于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实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北方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了草原文化。其中独具特色的游牧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军事战略、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思想理论等就是草原文化的具体表现。草原游牧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对草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草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人类文化资源和遗产之一。据了解,2005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9月6日)”之后,2006年内蒙古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2012年元上都遗址成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形成六级名录体系。目前,内蒙古拥有长调、呼麦、马头琴、那达慕、搏克、曲棍球等6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51个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5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22名。在当前多元文化格局中,“草原形象”的设计对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资源的自我梳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草原形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目前,物质化的游牧生活已蜕变为艺术化、精神化、数字化的游牧世界,游牧人的移动生活、驿站服务、立体思维、民主法制、浪漫热情正在演变为现代人的主要精神追求。

  二、草原文化自信来自于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

  通过对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来文明的元素。草原地区的各民族在保持游牧、狩猎文化的同时,还积极吸纳中原农耕文化因子和西亚地区的商业文化成分,从而构成了开放性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不仅与其相邻的中原(儒家)文化、中亚(萨满教)文明相互影响、渗透、融合,而且与相距遥远但有经济文化交往的南亚(印度佛教)文明、西亚(伊斯兰教)文明甚至欧洲古代文明(基督教),有着连绵不绝的联系。自由开放精神为主要脉络的思想文化使草原各民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如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达斡尔族等民族对周边地区文化的态度均是兼容并蓄,具体在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上则表现出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由开放精神为草原地区缔造开放性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当然,文化的开放政策不仅给草原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对周边的定居民族文化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这一历史传统的影响下,内蒙古各族人民通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新干道,而且还创造了协同发展的内蒙古模式。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的地域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彰显,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草原文化自信来自于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追赶精神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落实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战略,先后出台了支持和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政策,制定了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全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文化建设热已在全区蔚然成风,草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成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2010年以来,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在2013年提出的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又进一步确定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从而极大地解放了自治区的文化生产力。为了扩大草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内蒙古连年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先后走进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西班牙大教堂、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德国市政音乐厅、英国伦敦卡杜甘音乐厅以及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台北音乐厅等,并屡屡获得国际大奖。同时,新型草原服饰进入巴黎卢浮宫,轰动“时装之都”。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7.6%,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得以迅速成长,涌现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企业。截至2012年底,内蒙古已拥有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在建的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如今,草原文化不仅成为引领自治区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一面旗帜,而且还成为内蒙古人民递向外界的新名片。这些新成就充分彰显了草原文化自信及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