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记者专访我院副院长金海

19.12.2016  20:35

准确把握区情是积聚发展动能的根本前提
——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金海

内蒙古日报》(2016年12月19日) 01版、03版  

□本报记者白江宏

  李纪恒书记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区过去5年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做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给予“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的高度评价。如何看待成就和经验,更好地谋划我区未来5年的发展大计,记者就此采访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金海。

  记者:如何看待《报告》对我区过去5年发展成就的梳理和总结?

  金海: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当前内蒙古的区情,是我们制定政策和推进工作的前提,是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基础。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我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推动内蒙古发展。《报告》通过对过去一个时期工作的总结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我区当前的区情进行了判断和定位。党代会对区情的认识和判断高屋建瓴,符合我区实际,既客观分析了形势,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又揭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了发展的潜力和支点,极大鼓舞了全区各族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

  记者:如何理解“内蒙古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

  金海:《报告》不但从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民生保障切实加强、民主法治不断发展、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等8个方面回顾第九届党委5年来的工作,系统总结5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而且对内蒙古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做出了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报告》指出,尽管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但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发展水平不高,稳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的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和效益的任务更加紧迫。

  《报告》正是在对自治区所处历史方位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符合逻辑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而描绘出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宏伟蓝图。

  记者:《报告》提出,“内蒙古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您认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金海:内蒙古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国际国内环境。 《报告》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历史的高度,从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着眼,作出科学判断,认为内蒙古虽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面向未来,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还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内蒙古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蒙古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得到广泛响应,为我们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了难得契机。

  从国内环境看,尽管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区经济主要靠国内需求拉动。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们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沿海地区资本和产业北上西移,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从自治区形势看,尽管我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繁重,但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等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国家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深入落实,我区将面临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后发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可贵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的强大合力和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蕴藏着改革创新的无限活力,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

  记者:如何理解“今后5年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

  金海:《报告》在回顾历史、分析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进行了战略定位。《报告》指出,今后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内蒙古发展战略定位、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阶段,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历史征程中,我们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我区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已经具备基础、条件和信心。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目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然存在,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不容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时期已经没有退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当前,我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在换挡,发展方式在转变,经济结构在调整,增长动力在转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还有很多短板问题没有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社会安全等诸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解决不好,都将可能“拖后腿”“留尾巴”。短板问题往往是最深层、最困难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重新认识和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不解决这些短板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区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的重要要求、“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奋斗目标,为我区发展确立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是引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内联八省、外接俄蒙,战略地位重要。我们只有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才能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我们只有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只有登高望远,在规划事业、谋求发展时跳出内蒙古,用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团结互助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