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科院科研成果发布材料之一

15.03.2016  11:47

    2015年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要学术成果

  2015年,我院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科研改革,加强学风建设,努力探索建立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律、有利于科研创新、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体制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推动学科建设;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双加强,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2015年,我院组织实施的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在研课题420余项,年度新立项课题152项。2015年共结项课题8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子课题29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项,“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项目49项。全院共出版著作11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等270余篇。我院科研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我院传统优势学科,蒙古学研究实力得到进一步彰显。2015年出版的《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于默颖著)、《雄踞欧亚——蒙古四大汗国》(班布日著)、《史诗<江格尔>与<蒙古秘史>军事文化比较研究》(黄金著)、《蒙古族杰出女性》(李梅英著)、《朔方论丛》(何天明、云广主编)等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切入,对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哲学社会思想等进行深入的梳理和挖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为蒙古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15年12月,我院与中国蒙古学学会共同颁发了“中国蒙古学奖”和“中国蒙古学2014年度人物奖”,在国内外蒙古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Menkoffice蒙古文办公软件》(胡其图研制完成)为用户提供了简单便捷的软件使用方法,丰富和提升了新老用户的使用体验。

  2015年,我院国际科研合作取得新突破。我院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举办第四届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与举办中蒙俄智库论坛等学术会议,探索深化国际科研合作的新路径,进一步创新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使国际科研合作迈上了新台阶。我院与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国立大学合作,共同完成了《中蒙历史学研究文集》、《中蒙关系研究》两部论文集,从中蒙历史、经济、政治、贸易关系研究切入,总结和梳理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为双方通过学术交流达到学理沟通、文明互鉴、助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为制定自治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智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组织力量对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城市发展、对外开放、人口问题、农畜产品生产、农牧业现代化、边境管理与防务、社会建设与牧区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完成了《内蒙古边境管理与防务研究》(张志华编著)、《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张志华主编)、《内蒙古社会建设与牧区社会问题研究》(双宝、乌仁塔娜主编)等成果。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有关部门委托,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土左旗“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2015年,我院十分重视理论宣传阐释工作,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及时发声,很好地发挥了思想舆论的引导作用。深入解读、阐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经济新常态”、“十个全覆盖”工程等。完成了《“四个全面”:实现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引领》、《如何看待新常态下的内蒙古经济发展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繁荣草原文化》(系列文章)、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系列文章)等多篇理论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实践》等报刊上,积极发挥思想舆论的引导作用。

  2015年,我院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力度得到加强。完成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自治区公安厅、检察院等部门重点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受到好评。

  2015年科研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刘万华的研究报告《关于自治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有关建议》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毅松等)信息上报中宣部后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获得2015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内蒙古廉政蓝皮书》(张志华等主编)总报告获中国社科院皮书系列研究报告类三等奖;专著《箭与镜:新时期蒙古族作家性别心理研究》(玉兰著)被蒙古国学者翻译成西里尔蒙古文出版后,产生很好的学术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