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获得一等奖的论文摘编

20.09.2017  01:40

蒙古族传统音乐变迁的模式

——现代语境中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变迁之比较

 

内蒙古艺术学院 博特乐图

 

传统音乐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过碰撞冲突、调适融合之后,融入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所遭遇的境遇和呈现出来的姿态是不尽相同的。

­ 一、长调的变迁:“持续型”模式

现代语境中,长调分化成为两条发展道路:一是民间原生态传承;一是学校、舞台渠道的来次生态传承。前者是依附于民俗生活,是一种传统传承模式;后者是把长调从它原生语境当中剥离出来,放置在舞台、学校等“次生”语境中进行传承。两种传承模式,相互交织、彼此互动,成为当代蒙古族长调传承的两条干流。它在现代语境中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7年以后,以内蒙古文工团为代表的各地音乐团体把长调歌手招为演员,部分艺术院校中开设长调课程,从而长调初步实现了民间长调和职业团体长调两个发展系统。

第二个阶段,“文革”期间,整个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语境的极端化,使得长调走入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发展处境当中:长调与承载主体之间分离,出现了歌者不能歌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长调民歌的生态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并迅速与“文革”前的发展衔接,民间各种民俗性长调演唱活动得到恢复,专业艺术团体里的发展亦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第四阶段,步入21世纪后,中国文化进入建国以来的最为成熟稳健的发展阶段,民间文化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及强有力的实施,为包括长调在内的传统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从长调的例子中看出,长调民歌生态系统、承载系统、传承系统等“”层面上的变化,是一种保持基础上的衍生、积累和分化。而体现在“”层面上的意义系统,分化为原初民俗性的和衍生舞台性的两种符号系统。也就是说,长调民歌的生存状况发生了改变,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保持自己固有特征的同时,分化成为民间的和职业的两个系统,然而其本身并没有因外层系统的变迁而发生结构性变迁。

二、马头琴的变迁:“改革型”模式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马头琴,是一种经过改革后的形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马头琴有着很大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的马头琴有多种地方形制。

传统马头琴类乐器和现代马头琴,前者仍旧依附于民风习俗,在民间社区中维持生命,被主流文化看作是陈旧古董,沉淀在乡土民间,存封于学者的书斋里;后者得到了主流文化的认同和扶持,不断得以完善,登上了专业舞台,走进了学校课堂,实现了从“民间——民俗型”形式向“专业——舞台性”形式的变迁。传统马头琴向现代马头琴的转型,经历了三代马头琴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有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色拉西(1887~1968)、巴拉干(1910~1966)为代表的第一代抄儿、马头琴艺术家,被请进内蒙古文工团和其他文艺团体,从而迈出了马头琴艺术从民间走向专业舞台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以桑都仍(1924~1967)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头琴艺术家,尝试对马头琴进行全面改革,并经过桑都仍及其弟子齐·宝力高的改革,现代马头琴形制初步定型,演奏技法进一步规范化。

第三个阶段。如果说色拉西、巴拉干到桑都仍,实现了马头琴艺术从民间走向城市,从蒙古包走上舞台,走进课堂的历史性一步的话,齐·宝力高为代表的第三代马头琴艺术家,全面建立了现代马头琴艺术事业。到了21世纪初,马头琴艺术借助国际多元文化主义的热潮和国内民族文化建设的大好机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呼麦的变迁:“移植型”模式

在内蒙古,作为独立体裁的呼麦艺术失传多年。上世纪80年代,著名音乐学家莫尔吉胡以及道尔加拉、巴音吉日嘎拉等学者,先后通过在新疆地区的田野调查,将浩林·潮尔和冒顿·潮尔这一艺术介绍给外界,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蒙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些蒙古族有志者到蒙古国学习呼麦演唱艺术。另一方面,敖都苏荣等蒙古国著名呼麦演唱家,到内蒙古开办训练班,传授技艺,传播呼麦演唱艺术,从而涌现出了胡格吉勒图、文丽、斯琴毕力格等一批呼麦歌手。

诚然,自八十年代从蒙古国传入内蒙古至今,呼麦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内蒙古音乐舞台,并在整个民族音乐结构中处于强势地位。我们看到,无论是专业舞台上还是在民间,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在广大的农村牧区,人们纷纷学唱呼麦。毫无夸张地说,只要有蒙古音乐的地方,便有呼麦在流传。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今天内蒙古地区的呼麦是从新疆、蒙古国等地区和国家传入的。而且这种传入一种移接式的模仿和学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蒙古呼麦艺术的形成时间较短,主要通过呼麦手到蒙古国学习而带入内蒙古,故而在形成过程中并未进行本土化改造,无论是技艺还是风格,内蒙古呼麦是蒙古国呼麦的移值和模仿。

其次,这种新疆“来源”的学术和蒙古国“来源”的呼麦形成呼应,有力地推进了呼麦在内蒙古地区的广泛流传。

其三,呼麦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之处,不仅是技法,而且曲目的多数也是蒙古国呼麦曲目,或者是蒙古国曲目格式上的改编和再创作。

三十年的时间里,呼麦艺术在内蒙古生根开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国呼麦艺术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证明呼麦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蓬勃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