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次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18.10.2017  02:24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经过历时5年的普查,内蒙古首次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共登录各类可移动文物1125464件(套),数量比普查前翻一番。

  按登录文物的类别统计,钱币数量最大,占总量的75.92%。内蒙古钱币收藏单位共108家,收藏钱币数量844388件(套);漆器、甲骨、珐琅器、名人遗物、音像制品、交通运输工具、度量衡器7个类别数量最少,占总量比例均不足0.1%。 

  按登录文物所属时代统计,文物古籍数量最多的朝代是宋代,占总量的44.23%,接下来依次为清代、唐代、中华民国、汉代;文物数量少的时代有旧石器时代、夏、商、秦、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隋、五代十国,占总量比例均不足0.2%。 

  内蒙古1125464件(套)可移动文物中,珍贵藏品16054件(套),占文物总量的1.43%。普查期间新认定文物共54640件(套),对一些博物馆、考古所等文保单位由于保护条件所限封箱保存的藏品进行了全面清理、登录。 

  此次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甄别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识,基本建立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 

责任编辑:赵建华 高明博 附件下载:
下一篇:繁荣民族文化艺术 推动草原文艺发展 相关文章
  • 繁荣民族文化艺术 推动草原文艺发展 2017-10-15
  • 两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活动丰富多彩,观众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7-10-12
  • “蓝色故乡”主题图片系列展第二期“牧歌嘹亮”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展出 2017-10-11
  • 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与艺术研究院非遗职能交接工作有序开展 2017-10-11
  • 八省市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论坛在包头市成功举办 2017-10-10

  • 呼和浩特市文物数量位居全区第二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至2016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区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全区12个盟市全部通过国家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经普查,全区共登录各类可移动文物1125464件/套(共计1506421件),其中登录珍贵藏品16054件/套(占登录文物总量的1.新华网
    内蒙古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突破150万件
        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12日电(石毅)截至2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