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工商局运用“互联网+”助力 “放管服”改革高效有为

26.02.2018  11:15

  2017年,包头市工商局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在落实“放管服”各项改革工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安全科学、便捷高效、智慧创新的工商管理新机制。 

  一、推行“互联网+注册登记”模式,放宽市场准入 

   一是 建成包头市“多证合一”信息服务平台,运用这一平台 共享了全市各部门“多证合一”企业登记数据,汇总了企业备案数据,并对“多证合一”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形成了“一网运行、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整合了自治区政府规定之外的14项涉企事项并进行信息共享,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包含35项涉企事项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增强了广大市场主体对改革的获得感。 二是 实施网上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初审,上线运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企业登记从“面对面”的传统模式向“键对键”的信息化模式跨越,有效提升了企业登记注册便捷度,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是 运行工商注册视频验证委托系统,企业可通过工商注册视频验证委托系统远程办理登记设立、股权转让、法定代表人变更、股权出质和注销登记等工商业务,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科学、快捷服务的同时,达到了“零诉讼”的效果,2017年,通过该系统办理了企业登记1200余件。 

  二、推行“互联网+市场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 为更好的适应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创建了包头工商市场监管移动执法系统,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运用这一系统 进行案件办理、证据提取、询问笔录及执法文书现场打印、监管信息录入、法律法规查询,解决了基层执法人员在非办公环境中对工商业务数据的查询和相关证据的传输,有效缓解了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中点多面广、人少事多、数据不通等问题,实现了双随机抽查全程留痕、可追溯,全面提升了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二是 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蒙古)的功能和作用,出台《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市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内蒙古)功能运用的通知》,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外网的全面贯通和部门协同监管平台的广泛应用,截至年底,全市协同监管平台已注册各级政府部门343个,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公示市场主体登记信息19万条,推动全市156个各级政府部门公示涉企信息9万多条,实现了信息的有效整合,为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推行“互联网+企业服务”模式,助力非公经济发展 

   一是 引入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园区“猪八戒网”落户包头,借助猪八戒网的第三产业“阿里巴巴”和“产业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吸引线上服务商、创业者入驻,形成现代产业集群,为包头市“互联网+双创”提档升级提供了核心支撑载体。成功召开了以“创新驱动转型·智慧引领发展”为主题的2017互联网+包头服务交易会,实现23家企业现场交易签约,156家企业业务对接,获取近3000多万元的商机,有效整合了“外埠”与“本土”企业的优势资源, 引领我市小微企业走上了集聚发展之路。 二是 用好小微企业名录库,梳理整合全市各部门服务扶持小微企业相关政策措施25条,通过“小微企业名录”集中公示,让企业“按图索骥”、各取所需,随时掌握申办享受优惠政策手续及流程,避免小微企业与政府扶持政策“擦肩而过”。并从“小微企业名录”中随机抽取289户样本企业,通过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就小微企业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将“小微企业名录”从“户口簿”逐步成为小微企业经营行为的“登记簿”和运营状况的“晴 雨表”,为小微企业营造了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内蒙古五年新增市场主体68.9万户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区工商和市场监管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全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强烈的大局观和责任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敢于担当、顺势而为,团结奉献、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商事制度改革大幅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成本,释放了巨大红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夯实了经济发展微观基础。全区五年新增市场主体68.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