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院:乡土文化 演绎的扶贫剧本

24.07.2019  00:00

 

   ◇晨报融媒体全区报道小组邢占国 赵新宇 刘嫱 赵慧敏

  61岁的国兰栓退休后没有闲下来,反而开始忙着写剧本,组建文化队。

  55岁的武永在则痴迷于二胡,拉二胡时,七八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越学越有兴趣。

  他们因为有相同的志向走到一起,组建了文化队。

  从最初的几十、几百观众,到现在周边十几公里外的村民都赶来看他们的演出,国兰栓和他们的演出队名扬十里八乡。

  “文化队

  卓资县巴音锡勒镇召庙行政村北距辉腾锡勒草原23公里,南距卓资县城6公里,有12个自然村和1个幸福院。驻召庙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永成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底核实384户常住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近年来,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村里已有人在县城买了房。年轻人学着做熏鸡和面点,上了岁数的在小区里做一些保洁工作,还有人学着缝马奶酒壶,做一些工艺品。

  不仅如此,村里还有人开了农家乐,经营得也很不错。“前段时间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来住呢!”黄永成的话里透着骄傲。

  路过召庙村幸福院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坐在门前,正在择豆角。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老人聚坐在房前,安静祥和中时不时传来几声叫卖声。

  一切都往最好的方向发展着,就连村子里的人也开始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组建起了文化宣传队。

  “村里人平时就喜欢唱二人台,还有村民自己写剧本,扶贫要扶志,村民自编自演的二人台有些内容来自扶贫工作,既能宣传扶贫,又能激发斗志。”黄永成说道。

  “老编剧

  国兰栓是巴音锡勒镇文化队的领头人。

  今年61岁的国兰栓曾在小学、初中任教。退休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队伍中。

  2017年,在国兰栓召集下,文化队正式组建起来。起初大家只是到村民家里演出,后来就在周边的村子里走一走,演一演。

  “开始时,大家的评价有好有坏,有人说唱得好、演得好,也有人说演得不行。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坚持着,也在一点一点地提高。

  出于热爱,文化队的成员自己出钱准备了音响,买了唱二人台的衣服,零零散散花了一万多元。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国兰栓的带领和队员的努力下,村民们对他们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4月8日是召庙村特有的传统文化节,过去每逢这个日子还要从外面请人来唱戏,自从有了自己的队伍后,就再也没有请过外人,都是国兰栓带着队伍演出。“周边村子的人也都来看我们演出,观众最多时有1000多人呢!”国兰栓说道。

  演出内容主要是一些二人台、小品等节目,县里也给过一些剧本,但国兰栓还是有不少“原创”。

  一个剧本大约写一个星期,日积月累,国兰栓写了五六个本子,有20多个剧本,包括二人台、小品、顺口溜、快板等。剧本的主要内容大多围绕着村民的生活以及现在的扶贫工作,也有写领导们的关怀关爱的。他们以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

  组队也不是一帆风顺,因村与村的距离较远,每次演出召集人员都比较困难。后来大队给国兰栓和队员们安排了一个排练室,每次排练时,大家都集中到这个地方,省了很多时间。

  “二胡病

  55岁的武永在背着琴盒、拿着琴谱刚从外面回来,他看上去就像是学校的音乐老师,温和且干练。

  打开琴盒,里面放着武永在心爱的二胡,厚厚的文件夹里装满了琴谱。

  “活到老,学到老”这六个字在武永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年前,他想为自己培养点兴趣爱好,起先看到村里拉二胡的人较多,随后又看到中央电视台的《风华国乐》节目中的二胡演奏特别好,便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6年,武永在终于带着他心爱的二胡“回家了”。但因为不太懂行,这把从网上花700元买的二胡,质量和音质不太好,十分影响他的学习。之后,他又到集宁的乐器店花2200元重新买了一把。

  没有老师,也没有专业的指导,凭着年轻时学过的一点乐理知识,武永在自己一点一点地慢慢钻研和学习。

  “快手APP”可以说是武永在的第一个老师,他跟着直播平台上老师的公益性教学自学,慢慢终于有了起色。“起初每天只是学两三个小时,后来越学越有兴趣,有时能坐那里拉七八个小时。

  比起打牌、打麻将,武永在更喜欢研究二胡和唱二人转。

  除了文化队自发准备的乐器外,县里也给他们配发了一些乐器,在国兰栓家里,除了土炕,最显眼的就是谱架和县里给他们配发的一架电子琴。

  “下一步还想再好好学学电子琴,希望乡村文化活动能得到扶持。”武永在摸着自己的电子琴感慨道。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