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一把小笤帚“扫”出脱贫路

28.03.2018  21:32

  这几天,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市长孟宪东很忙,他一边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一边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巴林左旗,他和旗里的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分享两会上与习近平总书记互动交流的情景。“习总书记特别问到了巴林左旗笤帚苗子扶贫产业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物、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听到习总书记牵挂着基层扶贫工作,旗委书记李浩楠难掩内心的激动,“今后我们要用实干来回报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培育出一批像笤帚苗子一样的扶贫产业品牌!

家庭手工笤帚坊让农民实现了在家就业。邱静 摄

  在巴林左旗笤帚苗子产业园区东傲清洁制品有限公司,贫困户徐丽芹正在熟练地绑扎工艺笤帚。“总书记关心笤帚苗子产业的发展,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过去,徐丽芹的丈夫得了脑血栓不能干重活,还得供孩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她到企业上班后,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徐丽芹算了一笔账:她一天能绑11把工艺笤帚,每把能挣8元,一天就有88元的收入,一年在企业干上8个月,光绑笤帚就能收入2.1万元,守着家还不耽误地里的农活。一把小笤帚扫出了徐丽芹的脱贫路,她家今年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除了绑笤帚,种植笤帚苗子也给徐丽芹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这几年,旗里引进了龙江2号、帚杂2号、美国长纤维等优质品种,使笤帚苗子的产苗量和产籽量大幅提升。徐丽芹家种的笤帚苗子,每亩地能产200市斤苗、400市斤籽,苗和籽的毛收入能达到1200元。目前,巴林左旗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笤帚苗子生产基地,已建成5000亩育种基地,笤帚苗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原苗3500万公斤以上,带动形成了以巴林左旗为核心、辐射周边旗县的60万亩笤帚苗子种植基地。如今,通过国家商标总局审定登记的“巴林左旗笤帚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闻名全国。

  政策引领让产业与扶贫实现了深度融合。“贫困户每加工销售一把笤帚,就能额外得到政府1毛钱的补助,一年最多能拿到1000元。”东傲清洁制品公司负责人田磊介绍,旗里对年加工销售20万把笤帚以上的企业,新建车间、库房时每平米补贴150元,购置加工机械的给补50%。旗里还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带动贫困户的数量,每把笤帚给予0.1元到0.3元不等的补贴。目前,巴林左旗笤帚产业园区已吸纳11家企业,年加工销售笤帚1000万把。在园区引领下,全旗笤帚年生产销售能力达到7000万把,年产值5.6亿元,6.5万从业者人均增收4800元,带动6000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为了让笤帚苗子制品卖出好价钱,巴林左旗开发出了7大系列、100个多花样品种的产品,成为国内种类最齐全的笤帚加工基地。在笤帚苗子产业园区展示馆,各种产品琳琅满目。有孔雀、龙、蛇等动物的肖像笤帚,有小到10厘米、大到1米多的艺术挂件笤帚,还有用笤帚苗秸杆皮做的艺术画。在展馆中央,一条两米多长的《金龙冲天》作品引人注目。它由4名工人用笤帚苗秸秆,编织了一个月才完成,这条成本只有5000元的“金龙”,有人想花3万元买走,这中间的差值就是文化的价值。每年,巴林左旗能生产精品工艺笤帚500多万把,这种特色产品正在成为整个产业的新卖点。

  去年,农家女顾向丽在网上开了一家淘宝店,把巴林左旗的工艺笤帚卖到了全国。尽管刚开始的一个月只接了14单,卖了6000多元,可她对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充满信心。目前,十三敖包镇房身村正在创建自治区首家特色淘宝村,村里活跃的淘宝店有118家,笤帚制品的交易额正在逐步增长。线上市场方兴未艾,传统市场如火如荼,现在巴林左旗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敖包”“契丹情缘”“东傲”等品牌笤帚制品,销往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精品笤帚还远销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小笤帚终于扫进了世界大市场。

  迈进新时代,擘画新蓝图。为了推进笤帚苗子产业的发展,今年巴林左旗专门设立了3000万元的笤帚苗子产业推进专项基金,每年计划争取和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1亿元,从良种繁育、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环节全面发力,形成多点布局、户户加工的产业格局。旗里准备用3年时间发展一条笤帚苗子产业带,力争笤帚苗子的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就地加工转化率达80%以上,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吸纳贫困人口1万人以上,把笤帚苗子真正变成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

   记者手记

  笤帚是很多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既不起眼,也值不了多少钱,可巴林左旗却把它做成了大产业。从原料上看,笤帚苗子是耐旱作物,种植技术含量低,对水肥要求不高,生长期短,易于管理,平整的山地和坡耕地均可种植。一株普通的笤帚苗子,为什么能产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出巨大的就业带动作用?这源于巴林左旗“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扶贫模式。在“”的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生产;在“”的方面,产品开发百花齐放;在“”的方面,立足当地、辐射全国。从种笤帚苗子到绑笤帚再到卖笤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牧民从每个环节中都能赚到钱。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机动灵活,便于生产,把每个笤帚加工厂和加工户都变成了就业扶贫的车间。

[责任编辑 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