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准脉搏辨“穷因” 开对药方拔“穷根” ——乌兰浩特市推行“双扶双长”举措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31.05.2018  17:19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讲话精神,基于“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共识,着力从补齐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短板入手,出台《乌兰浩特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积分制”扶志长志气实施办法(试行)》《乌兰浩特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智长本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实施扶志长志气、扶智长本领的“双扶双长”扶贫举措,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营造了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浓厚氛围。2015年—2017年,累计脱贫5108人,贫困发生率由6.6%下降到0.56%;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3332元增加到7803,增长234%,全市3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推行“积分制”管理,扶志长志气

  乌兰浩特市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积分制”管理工作,是以“扶贫先扶志、治愚先治懒”为目标,通过实施“积分制”管理办法,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立标杆、树榜样,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积分制”管理全过程,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民主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奠定基础。

  在“积分制”评分标准中,积分类别共分为产业发展、和谐家庭、公益美德和乡村建设四大类,积分项目共计22项。贫困户根据各类别、项目所累计的积分可在嘎查村委会指定的扶贫爱心超市,兑换等值奖励物品。例如:单看庭院经济这一项,贫困户收入每增加100元,就可积10分,贫困户就可以用这10分的积分(等于10元钱)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在“积分制”管理中分值高的村民还可参与“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创业模范”和先进典型等各类评选活动。激发贫困户自我脱贫的主动性和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从目前16个嘎查村试点进展情况看,通过奖勤罚懒等正向激励机制和社会舆论引导,使嘎查村逐步形成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和谐、自力更生、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主体缺位、自身素质提升及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方面作用凸显。

  实施“五项工程”,扶智长本领

  一是实施网络智慧扶贫工程。计划总投资9446.15万元,利用2-3年时间,实现乌兰浩特市行政区域(除偏远地区外)光纤和无线全覆盖。一般农户免费用网2年,贫困户免费用网3年,以此作为全市农民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熟悉各级脱贫攻坚政策、获取先进产业发展知识、增加就业增收渠道的重要平台。目前,乌兰浩特市政府已与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网络扶贫签订协议,到村到户工程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年底前投入使用;2019年10月完成精准扶贫网络工程项目施工,2020年元旦前投入使用;2020年6月完成网络扶贫扩展工程。扩展网络服务功能,搭建多个服务平台窗口,党务、政务等服务全部进入广电网络,让贫困户在平台上能够直观了解各类扶贫政策,方便快捷享受各类服务,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围绕电子商务具体应用,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教学等形式,传授电商创业和网络营销基本技能,用互联网思维调整农村种养结构,强化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品牌包装,提升产品价值,让扶贫产业通过网络走向大市场,拓宽贫困户创业增收渠道。推广扶贫移动应用程序,指导贫困群众使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技宝app等扶贫移动应用程序,搭建专家与农技人员、农技人员与贫困户、贫困户与产业间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桥梁,为贫困户提供农业资讯、农技问答、技术交流等公益性技术咨询服务,实现贫困户随时随地在线咨询,专家实时提供问题解答、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二是实施教育扶智工程。选拔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到农村任职教学,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职称评审倾斜等政策,让农村教师安于从教、乐于从教。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农村智慧型校园,扩大录播教室、“同频互动课堂”、微课等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教学和管理应用领域及范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同频共振,提高农村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斩断代际贫困链条。

  三是实施产业扶智工程。开展每人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100天的农技推广包村联户服务,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服务到田间地头,引导贫困户使用新品种、运用新技术,用科技成果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开展农技集中培训,在农闲时节及备耕生产的关键时节,聘请专家学者在各镇(园区)定期举办肉牛肉羊饲养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等农牧业生产技能集中培训。开展专家跟踪服务,组建种养殖、政策法规等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流动技术服务小分队,针对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困难提供跟踪服务指导。办好田间学校,根据农牧业产业分布特点,选聘6位专家,创办3所配备完善的培训教室和实训基地的田间学校,通过与实训基地相结合、与技术人员入户指导相结合、与现场观摩相结合,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四是实施就业扶智工程。依托职教中心和弘名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农民就业意向和市场需求,开展厨师、砌筑、面点等点菜式的实用技能培训,同时为广大青年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同步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介绍等服务,提高创业就业素质和能力。开展商贸人才定向培训,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二年级学生为重点,采取免培训费、补伙食费“一免一补”(培训费2000元/年,伙食补助1000—2000元/年)优惠政策,吸引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自愿参加为期一年的职业技术定向培训。根据企业运营需求,定向培训会展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职业技术人才。开展家政人才定向培训,依托兴安家政职业培训学校,指导贫困群众在家制作民族服饰花边、纽扣等辅料,实现农闲人不闲,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有致富门路。同时为贫困嘎查村妇女免费提供月嫂、育婴师等专业技术培训,并根据个人需求与意愿实现本地就业、外出就业、随子女升学就业。

  五是实施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打造“”文化,以文化育民、励民、惠民、富民。在农村学校开展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农户总结、提炼自己的家风、家训,对农村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美德。深入挖掘、弘扬、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典型,充分利用镇、村道德讲堂、家庭教育讲座、乡村文化墙等多种阵地宣传优秀家规家训、警示格言等,在嘎查村范围内开展“社会公德标兵”“文明村民”“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引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致富,以家风带动民风、民情,由小家和谐带动整个嘎查村成为一个大“”,推动全村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文明新风尚。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内生动力和发展信心。



达拉特旗探索推行“歇帮与奖励”机制精准破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难题
坚持扶志扶智,是党中央对脱贫攻坚提出的新要求新措施,扶贫办
呼和浩特市:精准扶贫再发力 多措并举促脱贫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扶贫办
攻坚2020 乌兰察布吹响脱贫冲锋号
2018年,乌兰察布市的目标是实现4.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