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 从“心”开始 重塑人生

16.07.2018  22:03

网络配图

  3月29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司法所会议室内。蔡亮将迎来全新的生活,这天是他解除社区矫正的日子。“开始新的生活吧!”司法所工作人员纷纷鼓励他。蔡亮向在座的工作人员深深鞠躬:“感谢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期间对我的教育帮助,是你们的鼓励和关爱,让我获得了新生。

  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服刑人员,却在高墙之外的社区接受改造,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社会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努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治本安全观,当好‘社会保健医’。”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毕力夫说。截至2018年6月,全区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8万多名,累计解除6万多名。

       集中执法,社区矫正有章可循

  在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以下简称“白云矿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宣告室内,一场场入矫宣告仪式在这里完成。社区服刑人员站在房间中央,家属和社区工作者坐在两边参与宣告仪式,司法所所长庄严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宣告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要求和社区服务人员的权利、义务。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都必须进行矫正宣告,这是社区矫正集中执法的重要环节。

       社区矫正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做好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监管工作。”白云矿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大队长张艳告诉记者,白云矿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设立了社区矫正报到室、宣告室、心理矫治室、电子监控室、集中学习室等多个功能室,实现了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接收规范化、档案管理数字化、心理矫治全程化、学习教育常态化、社区服务特色化、帮困扶助经常化、考核奖惩公开化、安置帮教社会化,为社区服刑人员成功搭建起了一站式服务和管理的平台,唱响了“管控、教育、帮扶、感化”四部曲。

       目前,全区已建成旗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92个。依托社区矫正中心集中开展调查评估、登记接收、矫正宣告、司法惩戒等执法活动,集中开展教育培训、个别谈话、心理矫正、社区服务等教育管理活动。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引入公安系统的平安城市监控,不定时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点名核查、动态监管,切实掌握他们的活动轨迹,实现了“网上监管、网上点名、网上预警”的社区矫正立体防控体系。赤峰市司法局在自治区配发定位设备用于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的基础上,研发了用于普管和宽管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APP定位系统,使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有效防止了人机分离情况发生。

       为了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2018年6月,自治区司法厅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调,继续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纳入全区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从全区高校毕业生社区民生志愿者中统一招募800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基础性、辅助性和日常性工作。目前全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已达1000余名。

       “互联网+”,开启“智慧监管”模式

       我一定遵纪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郭天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环河街司法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时,难抑激动之情。

       郭天恢复自由最关键的“仪式”,是工作人员为其解下手腕上的电子监管手环。手环体积不大,外形酷似电子表。“两年来我一直戴着,开始还比较排斥,后来也就习惯了,就当自己戴了个手表。但是今天终于能把它摘下来,我心里特别高兴。”郭天说。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如今已成为全区社区矫正日常监管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5万余名,人员总量较多,光靠人防是防不住的,只有靠技防,靠信息化,才能确保监管问题上不出纰漏。”自治区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宁润斌介绍说,在运用电子手环监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定位监管覆盖面,自治区司法厅研发了司法智能终端,司法所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智能终端有效、便捷地实现社区服刑人员电子签到、定位监管等功能,同时借助人脸、指纹、步幅等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防止人机分离,有效防控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和再犯罪。截至2018年6月,通过电子手环、手机APP等定位监管手段,对85%的社区服刑人员实现了定位监管。

       强化电子监管措施只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完善社区矫正业务管理系统,推进从司法所到司法厅四级联网,并逐步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联网,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监督、网上考评,也是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自治区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钱酉雪说。

       宽严相济,彰显治本安全观

       2014年1月28日,顾杰到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司法局巴彦花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在社区矫正中心领到了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两本一读一试题”。其中的《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教育读本》,他读得很仔细。“作为社区服刑人员,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写得清清楚楚,知道了这些标准,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少犯错误了。”顾杰说。

       顾杰服刑前经营一家KTV,一次争执中将人打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从一名个体经营者到社区服刑人员,身份的落差让他一时难以接受。“刚开始社区矫正时,他的思想波动较大,为了增强他的身份意识和服刑意识,教育引导他实现转化,帮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通过心理矫治、警示教育、社区服务等措施,对他进行了帮教和疏导。”西乌珠穆沁旗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大队长斯钦毕力格告诉记者,每位社区服刑人员入矫之初都要司法所为其制定矫正方案,确定符合个人实际的改造转化目标,定期向司法所报告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进行谈话及教育学习,接受检查考核。

       在社区服刑以来,顾杰认真遵守日常管理规定,按时汇报情况,积极参加警示教育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经常到社区矫正中心阅览室读书看报,对自己的罪行也有了正确的认识,逐步消除了对社会、法律认识的误区。

       社区矫正中心心理矫治室用音乐放松椅、沙盘游戏等设备软件及谈心等方式,营造一个宣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的环境,方便了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顾杰的思想波动和内心顾虑。在与工作人员聊天交谈过程中,顾杰提到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在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和矫正小组的大力支持下,顾杰参加了社区服刑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技能知识。同时工作人员建议顾杰充分考察市场因素,确定经营方向,并鼓励其与朋友合资开办汽车租赁公司。开办公司后顾杰经济和生活有了起色,人也变得活泼开朗。“很感谢这么多人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我要以一颗爱心回馈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来体现自己的悔改之心。今后会成为真正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合格公民。”顾杰说。

       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工作,如果说监督管理体现的是‘刚’,那么教育矫正制度体现的是‘柔’。”自治区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宁润斌说。

       教育矫正主要采取教育制度,指的是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相结合的“三结合”教育方法。目前全区已建立了针对女性、未成年、伤害类等9类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类矫正项目,做到“对症下药”,一人一策地做好个案矫正工作。2018年上半年全区开展集中教育5.86万人次,个别谈话教育4.35万人次,进行心理辅导1.6万人次,组织社区服务4.91万人次。

       善矫者矫人心。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司法干警们用爱和耐心在社区服刑人员心里播种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内蒙古日报记者   周秀芳   宋爽)

       (文中出现的服刑人员皆为化名)

这一刻,司法人与你同在
    7月19日至23日,乌拉特前旗遭遇了四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各区域普降特大暴雨,造成乌拉特前旗尤其后山及乌梁素海周边地区(大佘太、明安等)多个苏木镇受灾,很多地方山洪暴发,民房倒塌,农田被毁,牲畜受害,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及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经初步统计,截止7月24日,乌拉特前旗共计受损房屋2068间,受灾农作物165.司法厅
海勃湾区司法局新华西司法所服刑人员协助社区抗洪抢险
    近期乌海市连降大雨,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司法厅
锡林浩特市司法局额尔敦司法所开展新入矫服刑人员宣告工作
    为了更好地体现非监禁刑刑罚执行工作的严肃性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