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23.01.2018  17:45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对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夯实产业基础,构建更高档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做出部署。文件印发后,内蒙古自治区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国办78号文件出台后,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张建民做出批示,要求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并制定我区实施意见、规划方案。按照国务院文件和自治区领导同志批示精神,有关部门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一是广泛开展调查调研摸清底数。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粮食产业经专题调研调查组,针对我区粮食产业经济现状、发展经验、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全区范围开展专项调研和调查,广泛搜集基础资料,搞好政策储备。二是召开会议统筹推进。2017年12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座谈会,听取各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谋划制定规划方案,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推动我区粮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出台政策文件加强规划设计。2017年初我区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内政办发〔2017〕13号)。国办78号出台后,又立即着手起草我区实施意见,在广泛开展调研和征求自治区29个相关部门、各盟市意见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政府会议通过后立即实施。四是抓好粮食产业经济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国家玉米加工奖补政策,累计发放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8.05亿元;建立了“中国好粮油产品”评审专家组;制订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积极协调自治区编制部门,自治区粮食局成立了产业发展处。

各地紧密结合当地资源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以“抓品牌”“抓龙头” “抓一体化”为重点,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取得许多新成效、新亮点。

——积极培育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区呼伦贝尔市依托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以农村土地有序加快流转为契机,培育“公司(储备、生产、销售)+联合社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开展“订单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主要做法是企业与种植户采取“统一购种、统一购生物有机肥、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方式,建立订单式利益联结新机制。采取 “龙头企业担保+银行授信+合作社统管+种植户承贷”,为种植户提供担保贷款;成立技术服务中心,免费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种植户建立生产种植管理档案、制定种植方案和收购计划,履行合作意向;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建立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利益联结新机制。取得的实效是农户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增加明显;水稻订单生产农户增收显著;专业合作社的优势有效发挥;粮食品质保证市场需求看好。

——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我区通辽市充分利用玉米主产区资源优势,大力扶持玉米深加工产业,地方政府给予了减免税收及划归原料储备库等优惠政策,从原料和税收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当地政府还出台了促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的实施意见,通过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税费、融资、物流、科研等成本,进一步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就地转化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通辽已成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集聚地,产品已由最初的口粮和饲料延伸为以淀粉为基础的味精、氨基酸、食品添加剂、生物制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并销往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年销售额达200多亿元,利税超过10亿元,玉米加工业已成为通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领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发展新业态。

我区兴安盟大力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政府下发了《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加快促进“互联网+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建设了集电子商务运营、绿色有机产品展示等10多项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大力扶持农牧业产品入驻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嫁接电子商务得到更广泛的发展。通辽市实施“互联网+粮食”交易,通过粮食交易中心平台,让粮食企业、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户进入交易网络,实现国家政策性粮食、特色农产品、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自治区“粮食银行”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区共有10多家企业开展了“粮食银行”业务,通辽市联合中粮贸通过“籽粒直收+粮食银行”组建了3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方面探索一条新途径,目前“粮食银行”已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理念,一个功能模块,已嵌入到粮食流通各个服务体系中,提供融资需求,有力促进了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品牌效益,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区巴彦淖尔市恒丰集团是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拥有“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并荣获“北京奥运会粮油产品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该集团精心打造的“河套”牌产品,驰名中外,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130多个地区,出口日本、蒙古、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年来高档面粉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近年来,集团确立了以面粉加工为主体,向上游基地建设和下游面制品精深加工“两翼”发展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努力提升产品品质,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绿色的粮油产品,带动消费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10个二级公司,总注册资本2.5亿元,员工800余人的集团化企业,开创集团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步伐。2017年,国家粮食科学院在恒丰集团建立了河套小麦产业化研究院。

    ——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国际粮食贸易。我区二连浩特、满洲里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粮食产业。二连浩特市依托俄罗斯蒙古国进口的油菜籽、亚麻籽、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和小麦、玉米、大麦等国外粮源,打造集原粮储备、食品加工、成品配送、产业链完善的粮油加工贸易园区;积极组织粮食企业在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发展农业种植及贸易,仅在蒙古发展农业种植基地就达100多万亩。满洲里市积极创建粮油质量检验检测及研发机构,助推“一带一路”在中俄农产品双向开发新机制;依托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业,聚力打造进出口有机农产品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