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人力资源公共服务 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并举

02.11.2017  20:14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应用,“互联网+人社”不断推进,内蒙古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砥砺奋进五年来,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创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模式,打造“互联网+草原智慧云平台”、高校毕业生“互联网+创业实训”和“互联网+流动党员服务”等模式,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送到服务对象手指尖,让服务对象通过电脑、手机等足不出户或随时随地享受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并举。
      一、“互联网+草原智慧云平台”,招聘会走进云时代
          内蒙古草原智慧就业云平台是运用“大数据,微应用,云服务”理念建设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由现场求职超市、网上求职终端、手机求职客户端、手持移动终端、入场实名采集系统和大会微信平台六类服务模块组成。该平台形成了涵盖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 (街道)和嘎查村(社区)的5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模式,实现了服务向下延伸,数据向上集中。可实时进行网络服务与现场服务、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服务状态与数据统计之间的关联互动。根据“互联网+草原智慧云平台”的数据显示,每年约为40万人提供70万人次的各项人力资源公共服务。2015年该平台获得了国家专利2项、著作权登记3项、被受理科技成果鉴定2项,被国家人社部评为“2015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二、高校毕业生“互联网+创业实训”,多模式立体化教学
            为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步实施“互联网+人社” 2020行动计划,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全区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实际特点和需求,建立了高校毕业生“互联网+创业实训”体系,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实操相结合,采用“模拟实训+理论基础+网创实训”的多模式立体化课程体系。整个课程突出指导性、实践性,使高校毕业生亲身实践电子商务,加深对“互联网+”创业含义的理解,让所有参加培训的高校毕业生真正领悟“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正确运用好互    联网工具进行经营的运行模式,将高校毕业生培养成符合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创业人才。截至目前,共培训师资1760人,培训高校毕业生87630人,创业率18%,带动47322人 就业,培训效果显著。
            三、“互联网+流动党员服务”模式,精准推动流动人才党员服务
            针对流动党员难集中、活动难组织、教育难覆盖等问题,我们依托“互联网+”,搭建起现场、网络、微信、联建“四个平台”,加强沟通,提升服务,规范了教育管理。一是“互联网+日常管理”,确保流动人才党建工作不空不偏不虚。二是“互联网+日常教育”,使流动人才党员不受地域局限即可参加学习。三是“互联网+日常服务”,破解了“见不上面”、“搭不上话”的障碍,打破了时空界限和身份壁垒,解决了异地服务难题,推动流动人才党员服务更精准、效果更扎实。“互联网+流动人才党员服务”模式荣获了自治区直属机关2015年度机关党建单项工作特色奖一等奖,并在2016年9月10日鄂尔多斯市召开的机关党建党想工作特色奖表彰暨优秀案例推介会上作了发言。2016年10月14日,中组部督查调研组调研指导工作时,对流动党员党建工作给出了“有特色、有特点、有成效、做到家了”的高度评价。
 



内蒙古已帮助12.0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或落实去向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6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已帮助12.Nmgcb.Com.Cn
前三季度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22.83万人
  昨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2017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果。据悉,今年前三季度,自治区城镇新增就业22.Nmgcb.Com.Cn
前三季度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22.83万人
    昨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2017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果。据悉,今年前三季度,自治区城镇新增就业22.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