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重拾农耕之美更应注重生态效应

06.12.2017  10:43

  “邑居隐赈,夹江傍山,栋宇相望,桑梓接边。”两千多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勾勒出川西林盘地的美景。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发源于古蜀文明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田园画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以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传统川西林盘正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更多农民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林盘内原住民也在大幅度减少。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川西林盘可谓十分紧迫。

  11月中旬,成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宣布,要在未来5年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任务,重拾农耕文明之美。对此,有专家提醒,川西林盘修复应避免过度旅游化、过度现代化,避免对原住民的过度挤出,在整个过程中更应注重生态效应。

  首先,要保护林盘的完整形态。从本质上来讲,川西林盘地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与成都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保护川西林盘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耕地、水系等外部环境的保护。比如郫县在对林盘周围的水稻田进行了保留,不仅仅是保留了原有农田的面积,更保持了稻田湿地的原生态。

  其次,修复过程中避免过度硬化。过去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往往采用沟渠、田间道路全部硬化的施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但过度硬化也在无形中破坏了生物链和农田生态环境。这在川西林盘的修复中务必要引以为诫。

  比如,在田间道路建设中,除主干道设计为水泥路面外,修复田间道和新建生产路可采用泥结碎石铺筑,以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村落在建设和改造中尽量按照原有自然机理布局,摒弃大拆大建,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内的树木、竹林精确测绘定位并登记造册严格保护,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

  对农村原有的生活形态和地域文化的保护,是在城乡一体化浪潮中,留住地方特色,留住古韵古味的重要途径。而在这过程中,只有更加注重生态效应,才能更好地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双赢,才能更好地延续这美丽了数千年的风景。

  (作者系本报记者)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