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银柱杜学军深入乌地区工业企业调研
解难题 鼓干劲 促发展 苗银柱杜学军深入乌地区工业企业调研
带着对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注,2月10日,盟委书记苗银柱,盟委副书记、盟长杜学军深入到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多家重点工业企业实地调研、现场办公,进车间看生产,听情况问困难,出主意想办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环境,全力推进企业发展壮大。盟领导王东伟、尤国钧、张慧宇、马焕龙,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以及盟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苗银柱、杜学军一行先后来到宏达压铸、敬业乌钢、蒙牛乳业、白医制药、森辉印务、奥特奇蒙药等多家企业,询问企业生产流程、产品销售、经营困难、发展目标等有关情况,对这些企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实地调研后,盟委、行署在乌兰浩特工业经济开发区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盟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心声、寻对策、解难题、促发展。与会企业家逐一发言,从企业配套设施建设到有关证件办理,从品牌营销到融资贷款,大家谈困难开门见山、提建议直截了当,盟领导回答真诚务实、解决措施有效具体,座谈会气氛热烈,现场暖意浓浓。
在座谈中,苗银柱首先代表盟委、行署向全盟企业家和坚守在一线的广大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新春的祝愿。苗银柱指出,这次春节前夕走访工业企业,一是要更好地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践已经证明,“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要求,符合我区发展实际。对于兴安盟来说,工业是支柱产业,抓不好工业发展,就谈不上对“8337”发展思路的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二是要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审视盟情。兴安盟的差距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要坚定发展工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创优环境、强化服务,筑牢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三是希望广大企业家进一步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有新发展。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转方式、调结构、扩规模,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苗银柱强调,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有了好的企业,才会有好的产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提供最佳服务、奠定坚实基础。一要认真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身的困难,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举措,出台新的激励政策,让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实现提质提效、提速增量、跨越发展。二要更加注重培养建设企业家队伍,给予企业家更多的尊重,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搭建舞台。三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为企业发展做主,为企业发展服务,让企业对政府有信赖感,让企业越干越有劲头。
杜学军在讲话中指出,这次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工业企业,就是要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兴安盟要想实现新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兴安盟贫困的问题,其实还是发展不足的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短板在工业。不加快发展工业,兴安盟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杜学军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工业的意识,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搭建平台,给足政策,补齐短板,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二是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在推动兴安发展中的社会责任,要把企业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富民强盟结合起来,积极主动融入全盟发展大局,身怀创业激情,克服“小富即安”心理,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三是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要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调度,做到“每月有调度、每季有分析、半年有总结、全年有考核”。要进一步畅通企业与政府的信息渠道,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建立起为企业服务的常态化对接机制。要充分研究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吃透精神,用好用活。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把企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效衔接,提早谋划,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杜学军还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提出了解决办法,叮嘱有关地区和部门负责人尽快落实。
此次调研和座谈引起了参会企业家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盟委、行署对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转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动力,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