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科技要闻回顾

06.09.2017  14:44

自治区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突破35家

8月1日,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简称“贯标”)工作启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标志着我区又新增一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至此,全区累计开展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总数达35家,其中,已有9家企业通过认证,成为自治区首批获得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贯标”旨在帮助企业建立科学、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


  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 与繁育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 通过专家组论证

8月4日,自治区科技厅和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在呼和浩特市共同主持召开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论证会。经过充分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实验室特色突出,建设目标明确,方案合理可行,具备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条件,符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并建议予以优先建设。


  自治区心血管疾病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8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牵头的自治区心血管疾病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揭牌。葛均波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他的理论对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截止到2017年8月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批准建立11个院士工作站,现已启动8个,包括心血管内科在内的11个学科已成为自治区领先学科、16个学科迈入自治区重点学科。


  内蒙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空地监测与通讯系统飞艇试飞

日前,由内蒙古航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系留飞艇“乌兰号”在呼和浩特市城发脑包物流园区进行低空测试实验。

该艇全长34米,体积2100立方米,艇表蒙皮采用进口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自主编织的高强超轻囊体材料加工而成,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地监测与通讯系统。飞艇最大升空高度可达2000m(海拔),抗风能力超过25m/s,驻空时间达到半个月以上,有效载荷重量超过200公斤。具有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短波通信、语音通信、视频监测、视频会议、导航定位等多种功能和机动性好、覆盖面积广、稳定性高等优势。


  创新科技手段 内蒙古找矿成功率超世界平均水平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公布了自治区设立地质勘查基金以来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成果。随着找矿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内蒙古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卫星遥感地质解译实现了自治区国土可工作面积的全覆盖,目前,新发现找矿线索1373处,完成地质矿产综合研究项目36项。截至2016年年底,内蒙古新发现金、银、铜、铅锌、钼、钨、铀、铁、钛等大型及以上规模矿床29处、中型矿床88处、小型矿床494处,找矿成功率达7.12%,远远超出世界2%—4%的平均找矿成功率。


  内蒙古出台举措 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日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牧区创业创新,推动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活跃农村牧区经济。《实施意见》提出具体政策举措,包括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设立“绿色通道”,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便利服务,对进入创业创新园区的,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政策咨询、集中办理证照等服务。


  内蒙古16家企业入围第六届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

近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发布了《关于推荐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入围企业的通知》,内蒙古赛区组委会按照全国入围行业总决赛的名额分配比例,参照比赛成绩,遵照择优推荐的原则,最终推选出16家企业入围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其中初创企业组5家,成长企业组11家。涉及的技术涵盖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


  内蒙古1人上榜 第五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8月17日,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协关于聘任第五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通知》,决定继续聘任及新聘任276名同志为第五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期3年。来自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岳建华上榜“第五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专业领域为储能技术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领衔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时,可以“全国XX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名义进行宣传和介绍。


  呼和浩特专利代办处荣获 区直机关“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

2017年度自治区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呼和浩特专利代办处先后创设了“蒙汉双语代办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呼和浩特代办处工作站”、“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咨询点”等一系列便民利民的专利服务站点,在专利业务审查质量上始终保持“零差错、零投诉”的优异业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内蒙古(通辽)第三届蒙医药产业博览会 暨2017全国民族药高峰论坛在通辽市举办

8月28-29日,内蒙古(通辽)第三届蒙医药产业博览会暨2017全国民族药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博览会)在通辽市举行。博览会展馆设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博物馆,蒙医药(民族药)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共设28个展位。本届博览会聚焦“民族医药研究与发展”,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蒙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有效整合民族医药资源,提升民族医药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推动民族医药事业走向世界。此次博览会的举办,为各民族医药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共襄盛举、共话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更加广阔的平台。29日,  博览会举行了签约仪式和成果发布会,共签署了各类协议8项,并发布了一批蒙药新药。


  第九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 在包头召开

8月28-29日,以“稀土新材料产业与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在包头召开。论坛上,“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硫化物及稀土光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

在论坛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署了24项科技合作协议,合作领域涉及稀土永磁、催化、抛光、合金、储氢五大产业链及终端应用产品,总投资约150亿元。


  包头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

2016年,包头市稀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0.7亿元,占全国稀土行业的20%以上。包头在采选、冶炼稀土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跑地位,部分稀土功能材料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据悉,包头市通过引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与本地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联合攻关,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项目陆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稀土产业获得64项专利,新增8家稀土高新技术企业。现有106家稀土企业中稀土新材料、终端运用企业达到85家,已经形成开采、冶炼、研发、深加工、运用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形成稀土运用领域储氢材料、发光材料、应用产品等5条产业链。稀土永磁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内蒙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速超100%

8月30日,科技部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结果显示,在中央各项区域创新政策的扶持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西部地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实际增长了111%,超过东部地区(81.8%)的速度。甘肃的增长速度超过160%,内蒙古、四川、青海、重庆和陕西均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