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目举债、不劳民伤财——疫情之下,扎赉特心不慌
扎赉特旗农民在旱作水稻田里播种 刘磊 摄
疫情笼罩,日子难过,有的地方甚至为发工资拆东墙补西墙。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不仅没有“揭不开锅”,还化解了大量债务,成为内蒙古债务率控制最好的两个旗县之一。
量力而行,不钻营不乱来
无资金支持、盲目举债的项目不做;缺少评估、不切实际的项目不做;样子工程、劳民伤财的项目不做……2013年,新一届旗委、政府班子对干部群众立下这样的规矩。
2014年,内蒙古开始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的危房、道路、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因工程多、投资大、时间紧,也出现了缺乏规划、争功冒进、层层加码等一些问题,使得基层政府因此承受了巨大债务负担,不少旗县只能“随大流”,几十个亿地往里投钱。
扎赉特旗同样面临压力。旗委书记姜天虎说,为了让村里房子变得好看,有的领导要求把平顶的房子都改成尖顶的。“平顶房子并不属于危房,老百姓住得挺好,完全没必要改造。如果硬要改,全旗5万户就得拿出10个亿,全得靠负债。我们反复算账,觉得财力不能承受,没改。”
此外,上面还要求村屯中巷道两侧硬化,一个村就要花三四百万元,全旗有近700个村屯,又是一笔大开支。调研之后,当地政府决定按美丽乡村计划做几个试点,样板先行,把有限的银子花在了村屯通路上。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扎赉特旗的稳健做法回避了风险,控制了债务率,少走了弯路。
化旧债,防新债
审核消减债务、盘活经营资产、清欠僵尸企业账款、严控一般支出……想尽一切办法化旧债防新债,扎赉特旗去年前10个月实现化债2.96亿元,债务率下降到91%。去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布上半年债务风险等级旗县,近三分之一的旗县上了红色风险榜,扎赉特旗属于极少的“心不慌”旗县之一。
政府讲信誉,欠钱必须还。旗里一面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债务,一面严控新增债务,财务开支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该收紧的收紧,该盘活的盘活,想尽办法控制债务风险。”财政局长潘博说。
扎赉特旗还设置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查。“不核减不知道政府投资项目的泡沫有多大。”旗长赵田喜说,2017年旗里评审阿拉达尔吐苏木财政“一事一议”项目10项,核减金额136.35万元,核减率28.5%。近5年,全旗累计评审项目资金8.93亿元,核减1.61亿元,核减率18%。
此外,扎赉特旗出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等政策文件,严格建立实行新增债务项目报备审批制度。有能力还债、发展势头好、信誉度高,已成为扎赉特旗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2020年一季度,扎赉特旗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9倍。
该花的钱不含糊
扎赉特旗严格管钱,但不管死,在该花的时候、该花的事上毫不含糊,在事关产业发展、百姓幸福的事情上,舍得大手笔花钱。
2017年9月旗里获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全国最大,覆盖33个村,产业园内种植45万亩水稻、10万亩甜叶菊两种主要作物,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全旗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扎赉特旗党委政府认为这个项目有前景,于是围绕传统稻田,做足现代文章,打造30公里自行车赛道环线,覆盖10万亩稻田融合景观,形成了农业、体育、文化相融合的展示带与观光带,初步形成了休闲养生、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现代农业发展新业态。
农民朴成奎,祖辈种植水稻,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社种植再到成立品牌公司,他的有机大米卖到每公斤40元,仍供不应求。他的老乡们,在稻田周围养殖河蟹、小龙虾,开发家庭旅游项目,不少人短短几年就富了起来。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最大的旱作水稻种植基地……一批“国字号”诞生在扎赉特旗。发展和民生上舍得投入、有效投入,全旗现代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民也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速路。(记者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