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沃土 服务人民群众——乌兰牧骑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1.2018  19:05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0日电题:扎根生活沃土 服务人民群众——乌兰牧骑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王靖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60年一路走来,这支队伍与时俱进,不改初心,为促进草原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宁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打造“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

    一场大雪下过,呼伦贝尔草原更冷了。外边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在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嘎查,牧民玉珍家的蒙古包里却暖意融融,热闹非凡。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身着宝蓝色蒙古袍的乌兰牧骑队员动情地演唱着草原情歌《敖包相会》,牧民们围坐在四周,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

    演出结束,牧民们并没有散去。旗农牧业局工作人员走上前来,给大伙讲起了肉羊养殖实用技术,以及冬季怎样预防自然灾害、牲畜地方病等内容。蒙古包的另一角,旗司法局工作人员正在发放法律服务手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民间高利贷的危害。

    听完农牧业局和司法局人员的讲解,牧民们排好队开始挨个测血糖、量血压。“大娘,您这血压稍微有点高,最近做饭可得少搁点咸盐啊!”医护人员一边给牧民发放药品,一边细心叮嘱着。

    “现在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的同时,重注发挥‘服务’职能,把文艺和基层便民服务结合起来,围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法治宣传、扫黑除恶等方面,进村入户,把党的政策和温暖实实在在送到群众心坎上。”新巴尔虎右旗乌兰牧骑队长杨艳秋说。

    今年11月初,内蒙古在全区启动了“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了200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将利用3个月左右时间,到偏远农村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防哨所等2000多个服务点,向基层提供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农牧业及科技、医疗卫生、政法司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

    启航新时代,乌兰牧骑迸发新活力

    “扶贫攻坚战正酣,精准二字记心怀。一封回信情似海,总书记对咱乌兰牧骑多关怀……”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大豆铺村搭起的舞台上,音乐快板《奋进新时代》激昂欢快,舞台下,村民们看得沉醉投入,目不转睛。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乌兰牧骑充分发挥“创作”“创新”作用,在提升艺术作品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的同时,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队员们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讴歌党和人民,弘扬正能量,创作出小品戏《喜鹊为啥叫喳喳》、舞蹈《脱贫攻坚赞》等一批富有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的文艺作品。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乌兰牧骑带来了新的舞台和机遇。目前,各级乌兰牧骑都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成立“网上乌兰牧骑+”,把表演过的经典剧目、优秀节目制作成音视频,上传到网络,观众可以在网上留言,和自己喜欢的乌兰牧骑队员线上互动。

    不忘初心,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在蒙古语中,乌兰是“红色”的意思,牧骑指的是嫩芽,牧民亲切地称呼这支队伍“红色文艺轻骑兵”。

    1957年6月17日,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成立。一辆胶轮车、两块幕布、三盏煤气灯、五件乐器、六匹马、九名队员,赶起勒勒车,这些能歌善舞的蒙古族青年跋涉在茫茫大草原上,走进公社、大队、牧民家中,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了农牧民身边。

    “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为群众送歌献舞”,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在乌兰牧骑队伍中延续传承。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乌兰牧骑队员们经过4小时长途跋涉,到达牧民哈斯巴雅尔家。独唱、合唱、好来宝、呼麦……慕名而来的牧民们聚成一团陶醉其中,在人烟稀少的大漠深处,这样的曲调让他们倍感温暖。

    阿拉善左旗苏宏图村一边防哨所内,乌兰牧骑精彩的演出让解放军战士激动不已,也为队员们表演起节目,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祖国的边疆……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乌兰牧骑不再是纯粹的‘马车上的文艺轻骑兵’。队员们有了高级的器乐设备,也坐上了汽车,但扎根农牧民的精神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那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