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乌海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乌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落实“两纲”各项教育目标任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 结出累累硕果
乌海市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棚户区、矿区居民向城区搬迁,生源大量减少的现状,乌海市优化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乌海市撤并小学4所,新建完全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北师大乌海附校成立高中部。实施了校安工程,共完成改造项目学校31所,单体建筑项目69栋,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对23所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建成自治区首个覆盖乌海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全千兆教育城域网,乌海市87%的中小学建成了校园网,85%的教学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高中学校全部建成全自动录播教室,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
2011年至2013年,乌海市实施了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乌海市新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23所。2014年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新改扩建幼儿园9所。乌海市合格园总数达到45所,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乌海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大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力度,加快优质高中建设,市一中、市十中已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不断实现新突破,2015年,乌海市本科上线率59.7%,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其中,一本上线率14.47%,比2010年提高8.5个百分点。
乌海市进一步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市职业技术学校为核心的高、中等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技术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学前教育成为自治区精品专业,该校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机电工程系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目前,乌海市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6%和92%以上。
乌海市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蒙语授课十五年一贯制的民族教育体系,市政府设立了每年50万元的民族教育专项发展资金,扶持民族教育发展。市蒙古族中学被评为全国、全区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乌海市完善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乌海市三类(视障、听力、智障)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特殊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乌海市实现了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建立起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等资助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乌海市积极推进“三名工程”,开展“三名工程”评选表彰,乌海市共评选出名校(园)10所、名校长17名、名教师60名。5年共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837名,招聘幼儿园保教人员131名。加大校长、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近5年,乌海市完成培训项目52个(次),累计培训教师3万多人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二、明天更加美好 未来充满希望
“十三五”期间,在乌海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乌海市教育将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20年实现高水平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标准化幼儿园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统一教学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标准。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区域、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促进校长、教师在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促进义务教育生源均衡,义务教育阶段不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到2020年,实现乌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整体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手段和教育质量均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乌海市还将加大投入,努力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化普通高中,巩固提高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水平。合理布局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乌海市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输送足够的知识型、发展型、实用型技能人才。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切实保证民族学校处于同级同类学校的优质水平,建成自治区民族教育示范学校。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技能培训,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构建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改进教育评价制度。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改变分数至上的片面做法,把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科学制定教师工作的评价标准,开展由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多方面参与的教师评价活动。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校评价新机制。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优质高中每年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特色高中自主招生办法,改革体育中考和特长生招生办法;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建立规范灵活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加大面向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社会人员的招生。
乌海市健全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建成覆盖乌海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到2020年,建成覆盖各学科、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实现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乌海市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