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敦品励学 成才圆梦
学生与辅导员一起朗诵公民道德歌。
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践行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根据未成年人思想特点,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围绕“敦品励学,成才圆梦”主题,以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扎实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
进学校中,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日行一善”活动,营造“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浓厚氛围,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的充分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日行一善”活动中,学生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并将其记录下来,然后仔细去感受做好事为别人带来的快乐。市十中设立的“爱心超市”,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学生们以行善为荣、以助人为乐;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天天行善”,学生把该活动融入到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中,并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人。日常教学中,各中小学校号召全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扶老人上楼梯、过马路,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通过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地去记录、去感受,学生们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最终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教育活动,掀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高潮,使学雷锋活动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海勃湾区组织各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以“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海南区把学雷锋与“孝老敬亲”等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纷呈于校园、社区、敬老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乌达区采取“五个结合”的形式,做到天天学雷锋,月月有成效,年年有收获。
市实验小学用书法比赛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筑牢道德防线
加强全市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一直是我市青少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近年来,我市组织多支宣讲团深入到学校、社区宣讲法律法规,并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青少年营造出浓厚的学法氛围。
海勃湾区在各学校开展了“深入创建无毒校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乌达区选派优秀干警和退休老干部担任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宣讲员,充实宣传队伍力量;海南区以十八中法制教育基地为基础,组织学生参观展板案例分析、法制书屋、法制课堂及动感多媒体演示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全市受教育的青少年达6万多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积极的防范作用。
海区心理辅导站举办暑期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图为家长与孩子做互动游戏。
加强网吧监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呵护与关爱。
我市公安、文化、团委、妇联等部门,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及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和网吧监督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许,也得到了网吧业主的信赖和支持。
海勃湾区通过“绿色网上行”等活动,2014年共巡查网吧500余次,与未成年人谈心600多人次,挽救400余名网瘾青少年成功戒瘾;海南区聘请网吧监督员22名,配合文明办、公安、文化等部门,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市关工委、文化等部门还重点对“五老”网吧监督员进行培训,对多年默默奉献的义务网吧监督员予以表彰奖励,并重新换发了新的网吧监督证,不仅规范了网吧监督队伍,也提高了监督整治能力。
乌达区表彰“文明友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美德少年。
关爱行动助青少年展翅竞翔
我市把关心、关爱青少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捐资救助贫困青少年。
2014年的“金秋助学”活动中,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动员辖区企业捐资资助贫困生38人,共计41.2万元;乌达区发动辖区企事业单位,筹措救助资金21万元,救助340名贫困大、中、小学生;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动员民营企业为57名大学生捐助助学金23万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此外,三区政府还积极开展“爱心中转站”活动,为留守儿童捐助书包与课外学习用品,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对于病残弱青少年,通过多种帮困途径,为其发放关爱资金,并帮助她们重返校园。
通过系列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全市社会环境得到良好净化,同时也丰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健康成长培育了一方文明净土,撑起了一片文化晴空。(文/刘晓龙图/于虎成)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