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吨煤都的绿色传奇

30.01.2015  23:30

    神东被誉为沙海明珠、煤都绿洲。步入神东矿区,宜居美丽的生活小区,灿然一新的工业广场,翠色欲流的草坪绿地尽收眼底。神东,这个国家首个两亿吨级的新型煤都,不仅创造了煤炭工业的奇迹,也创造了绿色开采的奇迹。绿色传奇背后饱含着几代神东人追逐环保梦想的艰辛,彰显着勇于创新和敢于担当的神东精神。

    绿色理念 编织环保梦想

    神东矿区地跨蒙陕晋三省区,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的过渡地带,建设初期,风蚀区面积占70%,平均植被率仅3-11%,自然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与治理区。“一棵大树、一片荒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30年前神东矿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80年代之初,勘探发现神东矿区煤炭资源储量巨大,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适合规模化开采。而煤炭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神东高瞻远瞩,坚持绿色开采的环保理念,按照“建设一流的能源基地,必须有建设一流的生态环境”的指导思,确立了矿区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三统一、三结合”的原则,即井下工程与“三废”处理相结合,环境开采与环境修复相结合,生活区美化与大面积治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三期”生态环境治理理念:采前大面积高标准治理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使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抗开采扰动的能力;采中创新井下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实现生态资源持续利用,彻底结束了传统开采方式挖煤破坏生态的历史悲剧。

    为了践行绿色开采的发展思路,神东在矿区大面积风沙及水土流失区域建设草、灌、乔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重点实施了巴图塔沙柳林基地建设工程和风沙区道路防护工程,从根本上遏制了风沙侵蚀与水土流失;开展了两山一湾防护林建设工程(大柳塔东西山和上湾),矿井周边山地与水土流失区形成了乔灌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常绿景观林带;并在生活小区大面积栽植景观树种,形成绿色走廊,生活小区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营造了优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实施了大柳塔、上湾、榆家梁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使矿区的采煤沉陷区得到有效治理。其中,大柳塔采煤沉陷区建成了集生态科技、生态经济、生态防护、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

    开发建设之初,神东就提出了开采一次性煤炭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的绿色发展理念,每开采一吨煤提取0.45元专项用于生态环境防治,在全国煤炭系统中率先建立了生态治理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形成了以煤业发展促进生态治理,以生态治理保障煤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现在,神东的煤炭产量超过2亿吨,每年提取的环境治理费用已达亿元。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神东周边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建成了系统稳定、功能完善的地表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地下的黑色宝库挖出来,地上的绿色宝库建起来”的宏伟愿景。2005年6月大柳塔小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色社区;2006年,神东荣获全国企业环保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华环境奖;2007年又获得“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称号;2008年,神东实施的《荒漠化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清洁开采 破解环保难题

    煤炭清洁环保开采是世界性难题,神东在生态治理中探索了一条新路子破解了这一难题。在煤炭开采中采取井上井下垂直互动,双管齐下的绿色开采原理,对井下生产中产生的煤矸石、煤尘和矿井水进行重点治理,在源头控制了矿井污染物的发生。

    矿井无岩巷布置技术实施绿色开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充填井下废弃巷道;洗选矸石除电厂发电、铺路、煤场奠基利用外,其余全部用于填沟造地,采用分层覆土、推平碾压等工艺平整土地,植树种草,复垦绿化,使矸石场变为绿地,实现了矸石零堆放的目标。

    结合矿井区域的生产、生活特点,创建了污废水“三区收集、三级处理、三类循环、三途径利用”模式与技术,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

    神东各矿井均配套建设了井下采空区过滤净化系统,实现井下废水过滤净化,重复利用于井下生产、喷淋、喷雾降尘,从源头上对井下废水进行合理利用;洗煤厂建设了煤泥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地面建成覆盖全矿区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100%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矿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建成了深度水处理厂,补充矿区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建设了在线监控平台,矿井的水质监测数据实现了实时上传,保证了水质实时监控,确保处理后的中水达标排放。

    栈桥和筒仓的封闭措施控制了原煤洗选过程中的煤尘,对外运煤炭喷洒封尘固化剂措施,控制了煤炭外运过程的煤尘;真正实现了“采煤不见煤”:所有锅炉安装了脱硫除尘设施,实现烟气达标排放。神东通过一系列开采技术的创新,做到了采煤不见煤,采煤不见矸,污水不外排,实现了高产高效与节能减排与生态安全的有机统一。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