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钦宁布家的日子不难了

20.11.2015  09:36

  初冬时节,气温骤降,可巴林右旗达尔罕街道荟福社区仁钦宁布家里却温暖如春。“没有民政这几项救助给的钱,我家的日子过不到像现在这样好!”75岁的仁钦宁布老人一说起社会救助,就打开了话匣子。

  2008年,仁钦宁布36岁的儿子鲍永军查出尿毒症,2009年开始透析。每天不能间断的药物和每周3次的透析,透支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撑,光每周3次透析就要花掉1700元。旗民政局干部了解到他家情况后,给他家办了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项目。鲍永军每次透析后,费用保险报销一部分,结算单、发票等交到居委会。用不了几天,居委会就会将救助款送到仁钦宁布老人手里。从2009年到现在,仁钦宁布家已领到临时救助款8700元、大病救助款17529元。为了维持他家生活,旗民政局还为他家办了2个A类低保,使他家每月又能有900元的收入。

  仁钦宁布一家的生活变化,是巴林右旗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旗里在做好大病救助和突发临时救助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对低保对象的认定和救助。旗里按照按标施保、应保尽保、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对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实施核对制度和定期审核制度。今年以来,全旗共取消不符合条件和死亡的低保对象718人,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顿。

  为了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该旗还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街道办事处(苏木镇)政务大厅、办事大厅等,设立统一的救助申请受理窗口,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申请受理的基础上,拓展窗口服务功能,打通“绿色通道”,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受助。

  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提出的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全覆盖,该旗民政局已逐渐构筑起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网。目前,该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18838人。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457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每人每年3007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记者 刘国新 徐永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