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产学研协同创新孵化科技成果
2017年9月,科技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我区首个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蒙古大学挂牌,标志着我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个重点实验室将围绕国家现代畜牧业发展实际需求,以草原家畜繁育相关重大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聚焦草原家畜生殖调控、草原家畜遗传繁育和家畜遗传与环境互作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提升草原家畜繁殖效率、选育草原家畜新品种、建立草原生态养殖模式以及我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此后,内蒙古大学牧草特色作物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科技大学轻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通过了教育部验收,将对加快我区生物科技、蒙中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生态建设保护特别是荒漠化治理,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科技支撑和高端引领。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八项措施》和《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就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和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活动、创业等做出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也就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创新中心,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等做出了规划。
随着自治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和科技创新平台的不断完善,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高校脱颖而出,并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2017年年初,内蒙古工业大学与福建的一家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该校教授黄平平和科研团队研发取得的科研成果“地基微变监测雷达技术与应用”在这家公司的呼和浩特分公司开始进行产品化和市场化运作。
黄平平介绍,这项可以广泛应用于尾矿库监测、山体滑坡监测、露天矿垮塌监测、高跨桥梁监测等的技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在呼和浩特建厂后,除支付20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外,在协议期内每年还出资50万元资助学校搞后期技术研发,不仅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在本地落地并服务于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企业不断获得新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资源型地区,煤炭工业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自治区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建斌教授的一项专利技术,让减少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可能。
张建斌和其团队承担的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多元醇—乙二胺水体系捕集工业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大于59%,回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99%,胺再生率大于90%,胺的损失率降低80%以上。目前,这项专利技术已经达到工业示范目的,正在与一家企业进行工业化实验的合作开发。
内蒙古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白朴存介绍,为鼓励科技创新,内蒙古工业大学从仪器设备、科研场地、成果转化激励等多方面入手,对学校的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大力扶持,对技术创新类项目优先考虑、优先推荐,在项目经费、人才引进、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雷达、太阳能利用、液压技术、装备制造、煤基固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下一步,我们要在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对有成果转化可能、与企业结合紧密的创新项目进行政策和技术支持,为社会创造更多实用科技成果。”白朴存说。
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从校园走向市场
2017年11月底,全国稀土及稀贵金属等战略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成果现场交流会在包头市召开。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保卫关于白云鄂博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经过50年的积累,包钢白云鄂博矿排土场和包钢尾矿库以及包钢高炉渣内包含的稀土和稀贵金属矿藏资源总量达到5.6亿吨,原料市值超过7000亿元。
内蒙古科技大学研发的高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种微晶玻璃已经成功得到市场化应用,为解决白云鄂博尾矿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稀土和稀贵金属的研究方向和新材料用途多到我们无法想象,它们是充满魅力的战略资源!”李保卫说。
高校人才聚集、科研力量雄厚,科研设施齐备,在科技创新中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区高校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突出国家和自治区战略导向,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不断培育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组织化研究群体,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成果,为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
深入聚焦特色领域,着力打造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形成草、肉、乳、绒等优势“拳头”品牌,加快推进“绿色畜产品加工”和“现代马业健康发展”协同创新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创新方向明确。
“高校不仅要搞好理论研究,更要搞好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推广。我们要抓住自治区的优势特色开展研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蒙古马是内蒙古的文化符号,马文化是核心文化,我的研究方向就是马产业、马文化、马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说。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芒来和他带领的团队致力于马的基因遗传机制、繁殖机理、肠道菌群和赛马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他建立的“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他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研究项目35个,在内蒙古建立了蒙古马保种基地3个,杂种马培育基地4个,纯种马培育基地4个,纯种马繁育基地1个,培养博士、硕士50多名。
“创新并不仅仅指突破性成果,传统观点也需要创新。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马业不是经济型畜牧业,也是文化型畜牧业,是优势特色产业,全世界有88个国家和地区在搞赛马,马身上可以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全域旅游也不能没有马。2000年,内蒙古的马匹总数不到30万匹,现在已经达到90多万匹。内蒙古马业现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也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芒来说。
“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首次建立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完成了世界首例双峰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和破译工作等。以草原苜蓿新品种、兽用疫苗抗原纯化技术、玉米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成果在伊利集团、蒙牛乳业、蒙草集团、金宇集团等企业得到产业化应用。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多项,推广新成果、新技术60余项,为推进自治区绿色畜牧业健康养殖、粮食增产增收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科技前沿,科技创新成为高校师生自觉行动
在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牵头组建的内蒙古水环境安全协同创新培育中心,研发了绿色环保吸附剂并为锡林郭勒盟农牧户安装净水设备,被认定为自治区协同培训中心。内蒙古工业大学参与的航天器舱体结构和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两个项目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医科大学“十二五”期间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0项,发明专利30项。开展分子功能与影像学的科技创新,填补了16项自治区特种医学的空白。内蒙古财经大学坚持人才、组织、制度、团队、平台协同建设,构架和完善师生创新机制,该校的“中蒙俄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2011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内蒙古科技大学构建“方向——平台——项目——成果”一体化创新团队发展体系,多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民族大学整合蒙医药学、民族学等优势学科资源,以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为抓手,整合科研团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据自治区教育厅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时期,全区高校共筹集科技经费24.43亿元,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28项,承担和参与“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5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800余项。各学科领域发表论文66019篇,出版专著1861部,获准专利1118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全区高校有6个团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十二五”期间,各高校共签订横向科研项目410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3.8亿元,在生物技术、风能利用、稀土材料、蒙医药、乳酸菌开发等领域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新时代的内蒙古高校,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记者 苏永生)
原标题:产学研协同创新孵化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