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名医走基层 服务社区大卫生

31.12.2014  22:59

——探访名医工作室

 

看病难到底难在哪?一个是大医院寻名医看病就诊“人满为患”;一个是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优质医疗资源支撑“门可罗雀”,如何利用一个有效载体,使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纵向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使广大群众在基层就可以得到大医院医生的服务?这个难题摆在卫生管理者面前。2014年6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政府签约,将名医工作室设在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破了名医只能待在大医院的惯例。

   

名医下基层坐诊接地气儿

  专家到基层坐诊的诊疗方式探索,效果如何?专家能否愿意?患者是否满意?时过半年,记者走进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名医工作室,内蒙古医院神经内科的知名专家朱润秀主任正在为患者接诊。宽敞的办公室内,有3名患者正在候诊。朱大夫正耐心地为一位患者做检查,与患者交流着。在大医院经常看到的门口室内挤满几十名患者的情景在这里没有出现。

图为朱润秀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图为内蒙古医院设在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名医工作室。

  上午11点,送走了最后一名患者,朱润秀与记者聊了起来。“相比在大医院接诊,我更愿意来到基层服务患者。来到基层我能够腾出很多时间,集中精力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情况,不用考虑时间,不用担心后面还有几十个患者等着,可以说,每个患者都能享受到VIP服务。”朱大夫笑着说。

  而同样来自内蒙古医院的专家李自如大夫告诉记者,从她的经验来看,在大医院看病的患者很多病情比较重,作为神经内科的医生,她认为,如果老百姓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类似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为更多的基层老百姓普及健康知识,是她下基层的另一个心愿。

患者幸得名医VIP服务

  54岁的张秀云阿姨是小黑河村的村民,本来她与同村的老乡来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是买点药,可听说这里来了内蒙古医院的专家,高兴的说:“俺们今儿个可是走运了,来买个止疼药,没想到还能碰上大医院的专家了,最近老是头晕,正好能让专家给瞧瞧。”不用排队,不用挂号,不一会儿,张秀云阿姨就看了病,她告诉记者,专家说她血压有点高,给她写了个条子,要她先按照上面的内容进行饮食改进,过半个月再来复诊。“要不是今儿个碰见了专家,我还不知道我得了高血压,村里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吃点止疼片抗抗,从来也没想过去大医院做个检查,远不说,大医院人也多,太不方便了。这回我可放心了,专家每周都来,今儿个回了村里,我跟乡亲们说说,下次再搭伴儿来。”张秀云阿姨说道。

  名医刚来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该中心最着急的莫过于担心“名医基层受冷落”,通过微信、广播、电梯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可没想到,没过多久,这种宣传方式就被老百姓的口碑宣传所取代。除了昭君路办事处周围的居民知道有名医来了,来自乌兰察布市、榆林等地的患者也纷纷赶来就诊。用患者的话说“我省下了排队的麻烦,还能得到详细的诊断,何乐不为呢?”。其实,来基层找名医,省下的不仅仅是排队的时间。如果遇到需要去大医院进行拍片、化验等大检查,凭借名医开出的“绿色通道”诊疗检查单,还能省去在大医院的挂号排队,可以优先检查。一次,朱大夫的一位患者需要到内蒙古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拿着“绿色通道”诊疗单的患者去内蒙古医院检查完后,还有时间拿着检查结果回来找朱大夫复诊。而来回的时间只用了一上午。

  名医下基层,不仅仅能够为每个患者打造VIP版的服务,还可以腾出时间进社区,为更多的居民面对面普及医疗卫生健康知识;一对一帮扶基层卫生人员……

  图为内蒙古医院的名医为居民做健康教育讲座,会场座无虚席。

图为内蒙古医院的名医来到社区,为居民义诊,深受老百姓欢迎

  自来到昭君路社区坐诊以来,内蒙古医院神经内科的几位专家先后来到附近的世源佳境小区、科苑家园小区,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

  名医来到基层,发挥的名医效应最终还是惠及到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切实解决了他们的看病难,找名医更难的窘境。

名医效应带来多面利好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名医以下基层接地气儿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达了一种态度。只要老百姓有需要,只要老百姓能认可,只要能大面积惠及老百姓的事儿,就要坚持做下去。

  当前,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通过名医下基层、对口帮扶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向基层倾斜,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合理分流大医院患者过分集中现状、调整就医格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再分配,落实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探索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机制,提高整体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决心和信心。

  对于内蒙古的三甲医院而言,医院的发展理念已经开始更深层次的考虑如何在提高全民健康保障中更好地发挥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目前,内蒙古地区三级以上医院存在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而阵地只有一块,承载力有限,优质人才资源的作用不能全面发挥出来,群众受益面窄的局限性。所以,把触角延伸到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基层输出名医,正好破解了这一难题。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近年来,按照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部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基本建设还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培养周期长、引入人才机制僵化等瓶颈问题,短期内难以满足群众寻医问药的多元化需求。和三甲医院达成资源共享的共识,成立名医工作室,不但进一步扩大了名医效应,群众多了寻名医的路径,而且帮扶了基层医务人才。同时丰富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达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融合。如在居民慢性病管理方面由于名医工作室的参与,使管理的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更强;在居民健康理念养成等方面因为名医工作室的参与,增强了健康教育的说服力和执行力,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可度和依从性。有了名医工作室支撑,“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能够更好发挥作用,合理分流患者,缓解大医院过于拥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对冷清现象的作用,在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对医生而言,大医院日诊量大,医生超负荷工作,工作紧张、疲惫。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全避免了这种现象。医生没有了短时间内应付动辄几十人的就诊压力,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与医患交流,全方位的提高对患者病情的认知度,达到预期诊疗效果。同时可以在参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其他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实践经验,收集课题研究素材,使理论研究更加丰满。在对基层人才的培养中,发挥技术权威的感召力,从另一层面体现了个人价值。

  对患者而言,目前,人们不论大病小病都要进大医院找专家,这也是造成大医院过于拥挤的一个原因,而在大医院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就医现状又让人们苦不堪言。那么,改变名医专家只有一个阵地的现状,通过建立名医工作室,实现名医专家真正下沉到基层。群众可以就近找专家看病,有大病还可以走“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既满足了人们找名医的需求,又避免了大医院“三长一短”的就医问题,使群众看病更加安全、便捷。从降低医疗费用角度来讲,解决群众看病贵,基层医疗机构有优势。基层医疗机构的各项检查费用低廉,而且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解决寻医问药问题。

  目前,名医下基层并没有全面展开,而是在个别社区开展试点,从效果来看,很受老百姓认可。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见到知名专家,在过去,或许是老百姓的梦想。如今,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可以说,医疗卫生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老百姓广泛受益。那么,名医下基层,也是整体改革中的一块试金石。如今,这块试金石正在发挥着积极的正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名医下基层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记者 马铃翔)

[责任编辑 马铃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