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政协委员为环境“后遗症”持续发声
图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冬季风光。 乌娅娜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8日电 (乌娅娜)28日,政协内蒙古第十二届委员会一次会议正在召开。在各个界别讨论中,与会政协委员为内蒙古在环境方面表现出的“后遗症”持续发声。
内蒙古是草原大省,由于气候严寒、放牧季短,历史上形成了冬季打草舍饲的习惯,尤其是牧民定居后,对冬春饲草料的需求更大。
呼伦贝尔市政协副主席丽娜说:“由于长期连续打草,目前天然打草场普遍严重退化,极大限制了天然打草场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冬春饲草短缺,冷季草畜矛盾更加突出,危机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丽娜表达了她的忧虑:“牧区宜垦草原大多已经开垦利用,目前新垦草原多位于干旱少雨等条件恶劣的地区,开垦后极易侵蚀沙化,并且丧失50%以上的土壤碳。”
因此,丽娜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改良天然打草场的提案,提出从实施草原改良建设工程、完善草地使用制度、调整草地利用模式以及加强草原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其其格则关注动物迁徙通道的问题。
为遏制草原大面积沙化,本世纪初,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陆续采取了建设草原围栏、围封禁牧等措施。
其其格表示,围栏对恢复草原生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产生新的问题。中蒙边境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羊的主要栖息地。但高达2米带刺的铁丝网成了黄羊的生死线。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7年7月,由于蒙古国大旱、大面积缺水,导致黄羊大面积迁徙。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森林公安在边防公路巡逻时,发现大量从蒙古国迁徙的野生黄羊被挂在围栏的铁丝网上受伤而死。
其其格建议:“我们对围栏不合理造成野生动物失去迁徙通道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可以在一定季节打开围栏,恢复动物的迁徙通道,进行人性化的围挡。”
达里湖亦称为“达里诺尔”,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贡格尔草原的西南部,是内蒙古四大名湖之一。达里湖里面有一种非常出名的鱼--华子鱼,因肉质鲜嫩细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久负盛名。
内蒙古政协委员、赤峰市统战部部长苏雅勒其其格表示,近年来,随着补给河断流、气候干旱、以及周边过度放牧,达里湖的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水质也有所下降。
“水量、水质的下降以及湖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对华子鱼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影响,我们也在思考,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否引入一些科学的办法来保护华子鱼的正常繁殖、生存。”苏雅勒其其格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