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黑牡丹”:从屯里来 到世界去
原标题:从屯里来 到世界去
日前公布的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单中,“扎兰屯黑木耳”榜上有名。这儿的黑木耳好在哪?笔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一探究竟。
在扎兰屯,人们把黑木耳叫做“黑牡丹”,因为这里生产的木耳肉质肥厚,口感爽脆。以前当地农民种过黑木耳,但有的担心市场风险,有的不懂技术,一直没形成气候。达斡尔民族乡诺彦拖布村农民王哲说,十几年前自己曾尝试带领农民发展规模种植,但农民积极性不高。虽然黑木耳品质好,但这些“黑牡丹”只能在屯里“孤芳自赏”。
政策给力,“黑牡丹”产业成规模。为了培育优质产业,扎兰屯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投入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黑木耳栽培户每袋补贴0.2元,菌厂补贴5万—50万元,吊袋大棚每平方米补贴30元,这激发了农民热情。”市黑木耳办公室主任李剑说。针对农民“不会种”问题,扎兰屯加强技术指导,推广适合当地的优良菌种,对种植关键环节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4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107场次,培训6900人次,使菌农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现在村民争相种植黑木耳,我成立了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闯市场。”王哲说。截至目前,全市黑木耳栽培量达到1350万袋,菌农发展到216户;菌厂发展到80个,产业带动2900余人实现脱贫。
黑木耳走出小山屯,正走向更大的市场。
龙头带动,提升附加值。扎兰屯市5家黑木耳加工龙头企业,研发多元产品,一朵黑木耳加工成饮料、耳粉、月饼等10余种产品,附加值增加5倍以上。呼伦贝尔森宝公司董事长李玉梅说,公司生产的黑木耳饮料、黑木耳胶囊等产品销往韩国、日本等地,与欧盟多个国家达成销售意向。
扎兰屯市国税局税源股股长王雪明说:“我们对黑木耳产业实行免税政策,同时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一对一’政策辅导,确保企业充分享受出口退税等税收红利礼包。”
“十三五”期间,扎兰屯市力争栽培菌袋1亿袋,总产量达到1千万斤,总产值达到10亿元,带动5000户农民增收,全力打造黑木耳之乡,加快形成黑木耳产业“前端延伸、中端纵深、后端拉伸”发展格局,大力推广吊袋栽培模式,加快推进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出口。(丁志军 韩 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