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出生态好转 “增”出牧民收益

21.09.2017  17:42

  锡林郭勒大草原(资料图片)

  初秋午后,暖阳宜人。

  坐落在锡林浩特市东南端,占地59万平方米的锡林郭勒盟大庄园生态畜产品加工示范园内,一辆辆载满活畜的车辆驶入,有序进行称重、检测。阿巴嘎旗牧民哈斯巴特尔家的120只羊正在待检,这是他家今年第二批出栏的羊。还未到传统意义上的牲畜出栏期,锡林郭勒盟已加工生产了160多万只羊,而往年同期,这个数字几乎为零。像哈斯巴特尔一样,很多牧民的观念正在由过去“连大带小一次性”出栏,向“多季出栏、均衡上市”转变。这样转变的背后,是基于锡林郭勒盟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坚持的标准:守住生态底线,保护草场植被、实施“减羊增牛”,增加农牧民收入。

  “争先恐后”的转型思路

  “咱家养了几辈子羊,你说卖就卖?”几年前,当达胡巴雅尔向父亲提出卖掉家里1000多只羊,改成养牛时,老人气得直跺脚。如今,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9400亩草场和百余头良种西门塔尔牛,创造着每年近50万元的纯收入,老人不免也暗自服气。

  达胡巴雅尔是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阿拉腾图古日格嘎查牧民,其父阿日德纳今年83岁,也曾是当地致富带头人。两代牧民在养羊还是养牛的观念碰撞中一路走来,而达胡巴雅尔认准了“养1头牛平均消耗的草量等于养3只羊,利润却相当于养11只羊。把羊换成牛,既能保持草生长旺盛,又能节省劳动力,还能增加经济收入”这个理。论牲畜头数,他家在当地并不是大户,但算起收入绝对是拔尖儿的。

  从近年来养殖肉羊经济效益看,2015年与2012年相比,每只肉羊的养殖收益平均下降250元,在成本“底板”抬高与效益“顶板”下压的双重作用下,养羊牧户增收空间越来越窄。而肉牛市场价格却相对稳定,且据市场调查,未来10至20年,优质牛肉的需求量仍然可观。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锡林郭勒盟的畜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按照自治区“稳羊增牛扩猪禽”的战略定位,综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生态保护、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等因素,锡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减羊增牛”战略,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良种肉牛产业的决定和发展规划。

  这也给达胡巴雅尔这样的牧户提供了再次良化畜种的机遇。2016年底,他向旗里递交了购买50头纯种西门塔尔牛的申请。“每头牛自己出11000元,旗里政策性补助5000元。今年这50头牛回来后,我家畜群就真正成了纯种西门塔尔牛群了。”达胡巴雅尔兴奋地说。

  去年秋季,达胡巴雅尔家出栏了40头牛,收入40多万元。由于长期精养少养良种牛后,他家草场得到有效恢复,秋季打草不仅够用,还剩余不少。再加上旗里每头良种牛480元的补助,全部购买饲料后就基本上没有生产性开支了。与记者谈到“减羊增牛”所带来的变化,达胡巴雅尔总结出6点体会:草场生态有效改善、纯收入显著增加、劳动力得以解放、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现代化牧场轮廓已现、生活变得舒心了。

  “‘减羊增牛’目的是为了精养优养,绝不能丢了‘锡盟羊’这个‘金字招牌’,也不是简单的一概而论。乌珠穆沁、南部农区适宜养牛,而荒漠化草原养牛成本高,一定要因地制宜念好‘牛羊经’。”盟委书记罗虎在说。

  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国家级生态高端畜产品之都定位,锡林郭勒盟畜牧业转向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迅速占领中高端牛肉市场的一席之地;提升肉羊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养殖效益的“争先恐后”转型之路。

  “牧企联结”的利益机制

  “卖了这么多年羊,头一次享受到这么高级的一条龙服务。”哈斯巴特尔坐在大庄园建起的“牧民之家”3层大楼接待厅内,从大屏幕上可看到称重、检测和自家羊的耳标标号、每只羊的价格、全封闭车间内加工牲畜等各个环节。程序结束后直接在大厅的银行营业处办理存取款。东侧的餐饮区提供免费餐饮,2、3楼则提供免费住宿和娱乐休闲场所。

  “最重要的是,大庄园今年的保底价是胴体每斤24元,不论市场价格怎么变,我们的收入有保障啊。”哈斯巴特尔露出满意的笑容。

  拥有18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国四大优质草原之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发展现代畜牧业,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保护和建设好这片大草原。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

  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和密切牧企利益联结机制。基于这一出发点,锡盟重点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大庄园生态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项目。该园区引进德国先进屠宰、分割生产线,全过程均采用世界级加工生产工艺。示范区一期项目“国际标准化牛羊肉精深加工基地”已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日班产1万只羊,日屠宰1000头牛的规模产能,可带动合作养殖集体及牧民超过2000家,合作存栏量200万头只以上,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企业与牧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牧民、地方与企业共赢。”大庄园实业集团副总裁陈喜良介绍。

  目前,锡盟盟级以上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84家,带动10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农牧户总数的近80%,全盟每年加工肉羊700万只左右,肉类产量达到27万吨,基本实现“不加工不出境”。

  如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已经显现,去年全盟牲畜出栏达到1200万头只,较往年多出栏300万头只。而今年出栏也较往年提前一个半月。最关键的是,有了品质企业一年四季收购的保障,牧民们心里有了底,饲养方式开始向少养精养,经营观念向分期分批多季出栏转变。而走出“季节性集中出栏”的生产经营状态,则是对“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矛盾的破解。

  “网络快车”的市场效益

  身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赛音呼都嘎苏木巴音胡舒嘎查的31岁牧民呼和图嘎,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微商达人”。

  “百格利牧场的老客户都是美食家!9月9号北京顺义大集,早上到京,晚上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虫草母鸡,赶紧找我预定吧!”……他建立的“百格利牧场”微信群,每天的预约预订信息不断。

  世世代代放牧牛羊的草原牧民,何以成为“牧鸡人”?原来,呼和图嘎家的1800亩草场,在2009年时有80%严重退化,再也承受不起牲畜的啃噬,他们不得不忍痛卖掉家里的牛羊。当时,正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巴音胡舒嘎查从事“禽北上”生态恢复试验,采取限制中型和大牲畜数量,发展对草原破坏很小的禽类,恢复草原植被,增加牧民收入。

  已坚守浑善达克沙地试验区16年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永庚向记者讲解,草原散养鸡可集约利用草原空间资源,又对草原几乎没有破坏力,粪便还可补充草原养分。草原上各种昆虫、草籽等都是禽类天然的食物,同时,既降低牧民劳动强度,提高牧民收入,又可促进生态恢复。

  饲养牧鸡8年,已经尝到甜头的呼和图嘎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空气污染,草原放养的鸡在大城市消费市场很有竞争力。“养鸡第二年,我与前来旅游观光的北京客商联系,于2010年11月起,直接向北京客户供货。现在已经发展到朝阳区、望京、中关村等8个微信群1100多名客户了。

  如今,呼和图嘎在自家草场内建立起“百格利生态牧场”,注册了“草原飞鸡”等6个商标品牌。2016年,微信订单向北京客户供货8000只“草原飞鸡”、29万颗柴鸡蛋,仅此一项年收入近100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十几名同乡牧民也加入“微商大军”,走上致富路。

  “呼和图嘎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生态异常脆弱的沙地地区,利用锡林郭勒草原的‘绿色’品牌,主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市场中寻求到了利润空间,同时,又恢复和改善了生态环境。这样的牧民我们要大力引导和扶持。”罗虎在表示。(据《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