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包头,央视名嘴鲁健送给青年学生“三句话”

09.12.2016  23:33

鲁健与同学们现场交流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 

“我在 包头 师专上了两年学,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留给了包头。我们在大学里学的未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眼界、格局和角度,所以青年大学生们还要多看、多思、多想。”这是“名嘴”鲁健在与包头医学院师生面对面时讲的一句话。

12月8日下午,包头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之“名人名家进包医”第四期开讲。这一次,主办方邀请来的主讲嘉宾是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主持人鲁健,这也是在继白岩松、张腾岳、李文静之后,该校邀请到的又一位资深媒体人。

这一次回到包头,鲁健送给青年学生“三句话”。

“执着但不要偏执”

这是鲁健在讲座中送给青年学生的第一句话。在鲁健看来,在如今这个热衷成功学、到处都是心灵鸡汤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更容易偏执,甚至似乎流行一种只有偏执狂才会成功的观点。鲁健认为,生活中执着胜于偏执。他说:“执着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得有一个目标。”“有时候一个念头来了可能就是执着。人有的时候就是需要有一点执着的念头,但是不能偏执。”鲁健表示,在现今无论新旧媒体所营造的极度简单化、极度娱乐化模式下,反倒更容易把人变得偏激,社会的对立情绪也因此被严重增长。

鲁健对大学生们说:“任何一个事件或者问题出来后,网上的一些 评论 方式、思考方式总是非常简单,甚至偏激。其实有些事情远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需要系统地去看。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要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思考问题一定不要走极端。”

“爱人而不碍人”

鲁健送给青年学生第二句话时,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一次暗恋经历。由于缺乏“爱”的勇气,就算天时地利人和,他却最终没能勇敢地表白。之所以与大学生们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是因为他觉得当年的自己还是一个“男孩”,而不是一个男人。他说:“我觉得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的区别就在于他的责任感和爱人的能力。”而那时候的鲁健,还是一个十足的“愣头青”,不懂得人情世故。他也分享了自己初入社会时做过的一些“不礼貌”的事情,并总结说:“30岁之前,我还不会爱人,那是因为那时眼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更不懂责任与承担。”

“好多年以后,当你慢慢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你才慢慢体会到渣男和好男的区别就在于‘你的世界里是否只有你自己。’”鲁健说,“我们要成为爱人却不碍人的人。比如说我们说一个人有文化,这不是说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你怎么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关系都处理得舒服了,你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他进而解释说:“我让自己觉得舒服,能够做到心安理得;我让别人觉得舒服,我也能和每个人非常善意地沟通;同时,我能让社会舒服,我能奉献我自己的专业和价值。把这些关系都处理得很舒服,这很重要。”

“圆润而不圆滑”

说到送给青年学生的第三句话,很多人以为鲁健要讲处世哲学。但鲁健直言:“我不是来灌输鸡汤,鱼汤的。”

鲁健说:“在座的大学生你只要进入一个集体、一个组织,这个圆润是很重要的。人真的不能太较真,正如‘水至清则无鱼’,人不管在哪儿都有朋友、都有交往和社群,做人不能太泾渭分明。”因此,他建议青年学生要长存感恩之心,为人处事应有一份圆润。

但是,鲁健却不希望青年学生太圆滑。因为在他看来,一个20多岁的人不应该有30多岁的价值观。

鲁健眼中的“大学生”

讲座尾声时,鲁健还送给大学生朋友三个字——大、学、生。

他说的“大”乃是追求大格局、大境界和大视野,但是建议大学生们还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学”是要从别人身上多学习。鲁健说:“现在这个时代每一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有时候特别执着的东西也很容易就失去。我们不强求20多岁的人有30多岁的价值观,它得有一个过程,但是学习不能少。”

鲁健送给大学生的“生”字则意味着“淳朴”。在鲁健看来,一个主持人最大的价值还在于淳朴,他说:“我们看到的熟练型的、圆滑的主持人太多了,但往往不能长久。不管任何职业也好、技艺也好,最终还是回归到人,最后还是要返璞归真。”因此他也对青年学生说:“这个社会是最需要个性和特点的,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反而很难吸引大家的注意。所以,今后大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记得返璞归真。”

【相关新闻】

鲁健答青年学生问

学生:我现在是包头师范学院大三的学生,想要考研,但是让我迷茫的是,我要报考大城市的学校还是回到父母的身边,我想听听您的建议?

鲁健:这也曾是中央电视台辩论的选题,即“留在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每个人有每个人具体的情况,我不能简单地说留在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它就像一个人生规划,考研我觉得首先要考虑一些因素,要给自己留后路,要考虑那个地方的外在因素,如有相对的目标、喜欢的导师等,一定要把综合因素放在一起考虑。还有就是选好专业,考研一旦要进去一个学校和专业以后就要慎重,因为再换就耗费你大量的精力。

学生:您认为网络暴力算不算新媒体时代下的文明隐患,那么对于这个隐患一来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二来网民的愤怒会影响社会的秩序,您觉得网络实名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鲁健:大家可以看到已经成立的网信办已经对新媒体加强了管理,包括一些在网络上造谣的个人和走市场的媒体,有些网络炒作、挑逗情绪甚至都已经变成市场化的手段。但是有些行为仅仅靠法律也很难治理,因为人类天性有一部分是求新猎奇的心理。所以在依靠法律之外,还要通过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尤其是优良健康文化的传播。

学生:每个人看到一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性思维,在我看来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爱憎分明有什么不好?

鲁健:人都是自私的,就像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觉得人性本恶,肯定不可避免人的思维方式都是自私的。在我们现在这个媒体信息这么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获取新闻许多都是从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来获取,也有很多是从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这种情况下人确实容易走极端。什么是理性?你有时候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时候,恰恰未必是理性客观的。所以大学生需要多出去走走,培养自己的大眼界。把自己的思维纵向、横向打开以后,从不同的角度去想想,可能就会丰富你的看法、观点。还有一个年龄增长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看一个问题他也不一样。

学生:怎么看待“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鲁健: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比如社会上有这么一些“垃圾人”,他积攒了一些满满的负能量,本来是正常的生活,卷入他们都会发生家毁人亡。又比如有些人你对他非常的好,不求回报,他反而辜负你。所以,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式。但是,不要把自己变成两面派。

我们不要像小人那样做到口蜜腹剑,但确实对待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方式。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近君子,远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