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首期名医国内外研修归来
7月1日,全市名医人才培养工程学习汇报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一期名医培养对象已经完成研修回到工作岗位。
包头市领导高志勇、张伯群、乌云、侯晓菊参加会议。
据了解,2012年,为培养打造一批在国内及自治区有影响力的名医专家,包头市启动了“名医人才培养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每年投入200万元培养经费,有针对性地选拔培养名医培养对象5人、名医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期培养对象的遴选工作,从15个医疗卫生单位219名医生中遴选出名医人才培养对象15位、名医后备人才培养对象43位,其中遴选中蒙医名医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3人,分别前往香港、丹麦、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学习深造。现在,一期培养对象已圆满完成研究学习回到工作岗位,二期培养对象大部分在学习中,三期培养对象正在积极联系培训学习事宜。
包头市委常委、副市长高志勇在会上指出,实施“名医人才培养工程”的初衷是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水平,希望各位名医发挥示范作用,把从国外带回来的先进经验运用到临床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去,同时崇德修身,珍惜荣誉;希望有关部门和各个医院要尊重人才,积极创造有利于名医成长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希望设立名医培养基金,让名医人才培养工程延续下去,培养范围更广,培养时间更长,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生人才队伍,真正造福包头广大人民群众。
包头市副市长乌云要求,今后名医人才培养工作要加强组织管理、注重培养实效,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培养对象发展,培养对象要珍惜学习机会、取得优异成绩,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包头市中心医院的杨志刚医生等6位一期培养对象汇报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同时分享了他们对香港及其他国家医患关系、门诊制度、患者教育、医疗保险、人性化环境营造等的观察。(记者 贾慧珍)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