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写在“博爱一日捐”活动十年之际(锡盟太仆寺旗红十字会)
在太仆寺旗这片土地上,春秋静静轮回。十年里,红十字组织逐渐发展壮大,红十字人用心书写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件件感人的事迹。点滴的汇聚,凝结成爱的源泉。
以人道理念搭建救助平台
红十字会时刻关注着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刘智域是太旗职业中学一名爱岗敬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却不幸患有肝癌。刘老师一家生活并不富裕,妻子无工作,儿子上高中,他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高额的医疗费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太旗红十字会及时为他送去3000元救助金,同时倡议各学校红十字会行动起来,为刘老师募捐。刘老师和家人被大有包围,鼓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春夏好过,秋冬难熬,北方的冬季漫长而严寒,因病致贫的家庭、特困家庭过得怎么样?带着全旗干部职工的爱心,红十字会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博爱送万家活动”,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大街小巷。家住宝昌镇东郊社区的刘占斌在一年内做了两次脑瘤手术,双目失明,承担着巨额的医疗费用的重压,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红十字会在春节前为他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使他在佳节中倍感爱的关注。“博爱送万家活动”依托“博爱一日捐”活动持续了10年,旗红十字会投入资金和物资200万元,在两节期间为全旗6000户贫困家庭和受灾家庭送去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红十字会以项目形式推进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家住太旗宝昌镇曙光村的冯登财老人就是受益者。这位开朗勤快的老人自从两年前患上白内障,白天也只能模模糊糊看到眼前的影子,他的妻子在很久以前就双目失明了,家庭陷入了绝境。2014年7月的一天,老人的儿子从太旗电视台看到“红十字光明行”活动走进太旗,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这一消息让老人一家激动不已。手术前老人还不停地问儿子,不用花钱就能手术?在老人手术后摘下眼罩重见光明的那一刻,激动地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握住红十字会人的手连连道谢!截止目前“红十字光明行”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活动共使太旗27位特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用博爱情怀架起希望的桥梁为了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传播得更广,太仆寺旗红十字会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依法治会、依法兴会。2009年太旗红十字会召开第一次全旗会员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班子。目前,全旗共有基层组织203个,成人会员5669名,志愿工作者43名。在宝昌镇西郊和南郊社区分别建立了红十字博爱超市,通过红会运作、社区管理、社会募捐的形式,已累计筹集了8万元的衣物、生活用品,辐射了全旗800多户贫困家庭的日常救助。2014年旗红十字会发起走街入店募集商户积压物资活动,成为补充博爱超市物资的重要渠道。基层红十字组织积极开救助、防灾演练、应急救护等红十字特色活动,切实扩大了红十字的影响力。更多的群众了解红十字运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红十字行动之中。十年来,红会共组织954人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共计255900毫升,11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血样录入中华骨髓库,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名。
用奉献精神播撒阳光的种子每年九月,是一批批莘莘学子怀揣梦想进入大学的日子,也是贫困家庭大学生为入学犯愁的时候,这时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活动如期启动。温东旭是宝昌镇一名优秀学子,由于父母残疾,家庭经济贫困,在收到内蒙古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陷入两难、夜不能寐。“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活动燃起了这个贫困家庭的希望之火,博爱助学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使温东旭顺利进入大学校园。每年有200多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红十字救助,助学九年,共有1379名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太仆寺旗红十字会为贫困学子与爱心人士搭建起爱心助学的公益平台。
在持续推进“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活动的同时,太仆寺旗红十字会努力增强社会化筹资能力,红十字会与区内外爱心企事业单位合作公益项目逐年增加。在太旗红十字会的外联下,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艾星基金主席辛继平连续四年资助太旗25名贫困大学生,直至他们大学毕业。这样的善举,不仅使困难人群直接受到经济资助,更多得是拉近了人与人心的距离,使感恩之情播种,将奉献精神弘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2006年组织开展“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活动以来,太仆寺旗红十字会扎实工作、力求创新,累计募集资金666.4万元,近几年,年募捐额突破百万。在实现募捐资金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瞄准贫困群众生命健康和生存发展基本问题,走过十年,红十字在太仆寺旗人民心中播下的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