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干 硕果满仓归 ——呼和浩特市7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26.09.2017  08:03

  天蓝水清。

  美丽的小黑河。

  家门口就有公园。

  环卫装备更新换代。

  优秀剧目越来越多。

  盐碱地种水稻还养了大闸蟹。

  荒滩变草原。

  有了农家乐农民富了。

  农家采摘乐。

  农村的副业养殖。

  繁荣发展的设施农业。

  大数据支撑下的蒙草标本。

  社区的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

  好项目让农民增收获益。

  草原生态修复大数据库。

  大数据应用于防伪喷码等各个领域。

 

  一个地区、一座城,从生息繁衍、百业待兴到蒸蒸日上、繁荣兴旺,是要历经几代人的辛劳付出和智慧叠加。漫漫征途中,面对横亘在脚下无数个急难险重的隘口,青城人信奉这样一个道理:过不去的是槛,跨过去的是门。

  70年来,呼和浩特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一座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现代化都市,耀眼的光芒背后,鼎力三足的是这样一组表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改革不能跑偏,发展不能忘本。

   数字是最强劲的力量

  自治区成立初期,作为首府的呼和浩特市百废待兴,经济发展可用捉襟见肘来形容,特别是工业经济基础可谓摇摇欲坠,1949年,全市只有电灯公司、毛织厂、面粉厂、油厂、酒厂、酱油厂、甘草膏厂、砖瓦厂等几家小工厂和百余家小手工作坊,产业工人仅有670人,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只有221万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刚刚达到0.4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3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跃升为5.4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340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1.3∶46.8∶31.9调整优化为2016年的3.6∶27.9∶68.5。一产占比大幅降低,二产占比稳步降低,三产占比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十二五”时期,呼和浩特市按照“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建设“五大基地”,全力打造“六道亮丽风景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年均增长9.7%,跨越了2000亿元和3000亿元两个台阶。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7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近125倍,年均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235元,比1978年增长近72倍,年均增长11.9%。当前,呼和浩特市按照彰显首府优势、突出首府特点、提高首府站位、率先实现七网覆盖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立体快捷交通网、高效智能市政网、安全环保水利网、多元清洁能源网、宽容便捷信息网。按照自治区七业同兴的要求,紧盯高端、高质、高新、高效方向,全力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首府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创新驱动的重要引领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呼和浩特市各族人民发扬“蒙古马精神”,精诚团结、奋发图强、锐意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民意是最稳定的支撑

  自呼和浩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首府两次入围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3月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发布之夜,此次登榜是呼和浩特继2013 年首次入列“全国十大幸福省会城市”以来的第二次。这一依据国际公认的评判标准,涉及就业、收入、居住、医疗、环境、教育、社会保障、心态情绪、身份认同等一系列苛刻的指标,组委会经过对全国269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科学调查,呼和浩特居民的幸福指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个百分点。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决策层执政绩效的民意认同,更是全市人民对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倾力支持。

  承前启后,呼和浩特风光无限,她以朴实而厚重的姿态摘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多项殊荣。打造的“中国云谷”初具规模,“中国光伏材料之都”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专项督查中,呼和浩特成为全国20个受表彰的地级市之一。如果把这些满载激情的荣誉用一组惠民数字来表达,那就是:2016年,呼和浩特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0220元,增长7.7%,人均消费支出为28352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7元,增长7.6%,人均消费支出超过14350元,增长8.5%。

  国家认同、社会认同与民意认同从根本上讲是一脉相承的,呼和浩特市的成绩从哪来?党委政府的威信从哪来?那就是:坚定立场,迎难而上;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严督实导,持续用劲;层层压紧,上下互动;敞开大门,依靠群众。

  信心是最耀眼的灯塔

  在历史车轮前行的各个阶段,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在新时期,以忠诚为政治信仰,以干净为政治本色,以担当为政治责任,以务实为政治操守,在错综复杂情况和各种干扰面前不迷失方向,把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同创造性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注重把握发展规律,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结合首府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坚持高标准定位,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谋划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抢抓新常态下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以腾笼换鸟、凤凰涅盘的精神和勇气,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作为,大力实施主导产业高端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培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增强了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呼和浩特市委始终把改革作为使首府各项工作充满活力的必然举措,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紧紧围绕解决制约全市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推进全市各项改革。呼和浩特市承接了中央和自治区159项改革任务,开展各类试点88项,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改革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率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率先在全区启动“五证合一”改革;率先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林格尔县作为全国30个试点县之一,探索了兼顾各方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率先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1100多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率先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推进旗县、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率先完成“三局合一”“两台合并”改革;率先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率先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践证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呼和浩特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民生是最诚挚的情怀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党委、政府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最终要落到便民、利民和惠民上。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统一。“十二五”期间,每年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2016年全市各项民生支出达到了293.9亿元,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70%,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此期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由174平方公里扩展到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2.5%提高到67.5%,市政道路面积从1848万平方米增加到2654万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从9.3万亩增加到14.4万亩;精准脱贫11.9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4所,近9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截至2016年末,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57 张,比1949年增加54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0人,比1949年增加74人,医疗机构不断完备,技术力量不断强大,设备先进程度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北方重要的医疗服务中心和医学教育中心;文化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6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42个,艺术表演团体6个,体育场25 座,体育馆8个,广播电视台6座,广电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99.2%;大力推进城中村、城边村和老旧小区改造,100多万群众的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变,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4万套;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大幅提升,主要社会保障标准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16年,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完成了总投资130亿元1400个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启动和林格尔新区建设;主城区“三环两带”作用已经彰显,随着44公里环城水系、65公里二环快速路、101公里绕城高速,城市北部大青山前坡生态带,以及正在建设完善并已经实现碧波荡漾的城市南部大黑河水系生态带等工程的完工,首府用行动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市委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70年激情岁月,70载砥砺奋进,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每一项决策与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众志成城的集体智慧、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和鞠躬尽瘁的旗手品格。站在2017年的高度回望一个地区70年的奋斗踪迹,折射出了一幅幅“累累硕果满仓归”的精美画卷!(文/冯燕平 图片/皇甫秀玲 )

呼和浩特市多措并举保障清洁供暖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5日电(记者魏婧宇)新华网
全区12个盟市代表观摩呼和浩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为推进呼和浩特市地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政府
1-8月份呼和浩特市工业园区(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1-8月份,呼和浩特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69.政府
2017年1-8月我市进出口完成11亿美元
      2017年1-8月份,我市进出口总值完成11.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