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玉泉区:名医请到家门口看病不用东奔西走
5月8日,星期五。像往常一样,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李银凤忙完一上午的工作,去单位食堂随便吃了一口就急急赶往玉泉区鄂尔多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4年11月28日开始,每到星期五下午,李银凤副院长只要是不出差就在这里出门诊,风雨无阻。许多妇科老病号都戏称“每周和李银凤在中心有个约会!”其实,在玉泉区范围内,“轻易”和名医能“约会”的不仅是鄂尔多斯路社区的居民。近年来,玉泉区卫生局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实行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合作建成5个名医工作室,使老城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乃至自治区级顶尖、优质的医疗服务。
记者见到李银凤副院长是在鄂尔多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室。诊室内接受治疗的人很多。但从李副院长的脸上根本看不到一点不耐烦的表情,时不时她还逗逗跟随年轻母亲来看病不停哭闹的小宝宝。在一旁候诊的赵女士家住康居家园,她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宫颈有病变,听到消息时她吓坏了!听说家门口就有妇科专家坐诊,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找到了李银凤。“是李银凤副院长给了我治疗的勇气,她不仅在治疗上帮助我、在心理上开导我,还会帮我算治病的‘经济账’,从此我成了这里的常客,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玉泉区是个老城区,怎样提高辖区居民的就医条件,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常常思考的问题。为此,玉泉区卫生局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和多家医院达成一致:由市第一医院派14名医师、市第二医院派6名医师、市中蒙医院派3名医师来玉泉区兴隆巷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鄂尔多斯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菜园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东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桃花卫生院这5家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玉泉区副区长昌淑君告诉记者,医师多点执业可以充分利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积极发挥大医院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2014年6月,经过协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与玉泉区政府在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名医工作室签约仪式,6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优秀专家每周在昭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不少于两次。自此,玉泉区居民在家门口也能接受自治区级专家的诊疗了。
名医进社区了,如何更好地坚持下去是“名医工作室”发挥作用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李银凤做了很好的尝试:从5月开始,鄂尔多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诊范围逐渐扩展到她在市医院的诊查范围。这样就免除了病人由于社区缺乏检查设备在社区看病再到医院做检查的奔波之苦。“做什么事就是要坚持,只要我们坚定为患者服务的信心,老百姓就一定会认可的!”李银凤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2008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留学获得博士后的李银凤,2010年5月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任副院长。“我的家在农村,我太了解基层的情况了,所以,我不仅要把医疗技术运用到实践中,让患者受益,我还要普及医疗卫生常识,让百姓防病于未然。”
敢于创新,敢于出新。2014年9月,玉泉区卫生局又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家庭医生就是以签约的形式确定全科医师团队与居民的服务关系,按照居民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服务。兴隆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庙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呼市地区首家开展这种服务模式。家住玉泉区的刘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去年9月与文庙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契约后,社区的郭大夫和一名护士就成了他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刘大爷说,自己有高血压,孩子们平时也忙,而这种家庭医生服务让他和孩子们都放心不少。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玉泉区坚持的目标,截至目前,该区共设立名医工作室6所,引进28名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多点执业,首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直接受益群众160多人。 玉泉区卫生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稳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让百姓真正实现‘智慧看病’、快捷诊疗!(记者阿拉腾)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