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赛罕区:合作社里的“青城菜篮”

21.01.2020  02:41

   内蒙古晨报融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张鹰) 1月18日,呼和浩特市小雪,赛罕区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草莓种植大棚内温暖如春。参加内蒙古2020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的记者们三三两两地一边采摘着草莓,一边听着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明的介绍。

◇百岁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明介绍番茄种植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张鹰摄影

  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百岁园”)地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种植大棚175座,包括两个种植基地,一个育苗中心,合作农户120户,总占地面积540亩,是赛罕区设施农业标准示范园,年接待休闲、采摘游客量10万人次。

  从开始的啥也种到现在的番茄基地,王明用了八年的时间将自己的果蔬园进行了结构调整。王明告诉记者:“现在百岁园种植了56个大棚的番茄,全部在社区门店销售,我们要打造一个真正的番茄产业基地。

  王明的思路很明确,百岁园的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了规模,真正缺乏的是销售渠道,虽然现在呼和浩特市拥有很多的果蔬批发市场,但本地菜难有一席之地,反而是从2000公里之外运来的果蔬占据了呼和浩特市民的“菜篮子”,因此本地菜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

  王明已经组建了属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自己的果蔬销售联盟,联络了16家果蔬种植基地,形成了一个新的货源基础,与60多个社区门店达成了合作意向,赛罕区种植的番茄、黄瓜、草莓等已经在年前走进了这些社区店。

  王明告诉记者,2020年,还将继续开拓新的社区门店,未来合作的社区门店将达到500家,青城人民只要下楼,就可以买到本地种植的绿色蔬菜。王明给新的销售渠道起了一个本地化的名字,叫“青城菜篮”。下一步,在呼和浩特市政府、赛罕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城菜篮”将扩展到呼和浩特市的9个旗县区,毕克齐的大葱、武川县的土豆、托克托县的辣椒等都将汇聚在这个新的平台上。

  与百岁园相距不远的呼和浩特市绿联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联合作社)也是赛罕区果蔬联盟的成员之一。负责人陈俊英正在忙着将新鲜的蔬菜装进包装盒内,给预定的市民送过去。

  绿联合作社年生产各类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约210万斤,销售额达到312万元。合作社占地面积达到230余亩、建设有65栋日光温室,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实验示范基地,陈俊英也是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

◇绿联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在往礼盒里添加新鲜蔬菜                晨报融媒记者张鹰摄影

  陈俊英为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高校与科研院所”模式,以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为强大的技术后盾,使合作社种植的蔬菜不论是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合作社承担了“设施蔬菜新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内蒙古设施草莓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等项目,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共计百余种。

  年底前的一个月,也是陈俊英比较忙碌的时间,很多老客户都会通过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找她下单,购买新鲜的蔬菜,加上今年刚刚和百岁园等生产基地成立了联盟,陈俊英把大部分精力安排到了货物准备上。她告诉记者:目前,只能安排1000箱的礼盒,每箱12斤,再多了合作社就没有那么多货源了。

  赛罕区农牧水利局的徐俊彩告诉记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2019年赛罕区依托设施果蔬产业,在调结构、引技术、延链条、创品牌、增效益上狠下功夫,重点打造“一村一品”生产基地5个、新认证“三品一标”企业3家。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产销联动、以销定产新模式。

  扶持培育了多个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康养等新型业态,统筹推进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和休闲观光“五项工程”,让“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花房子”“老院子”成为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