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 热血在校园涌动
由共青团内蒙古民族大学委员会组织的大学生无偿献血活动历时半个月时间,11月28日晚七点正式结束。此次采血车开进校园活动中,近1800余名大学生成功献血,总献血量达到414200毫升。
无偿献血活动现场,室外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依旧挡不住学生们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下午两点多一点儿,学生们就已经早早的来到采血车前,排队、填表、验血。在献血车内,体检完的同学们坐在椅子上,挽起袖子,纷纷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
酒店管理系的学生师宪英今年刚上大二,无偿献血活动开展后的第一时间,她就来到了现场。“第一次来的时候由于左手手臂血管较细不能完成献血,当时,我的右臂又刚刚做完体检抽血,同样也不能完成采血。采血医生说我的右臂养好了才能献血,所以我就回到学校待了几天,今天是最后一天,在医院体检的针眼长好了,我就马上过来了。”小姑娘笑容明媚的说,她特别希望能完成一次无偿献血。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生病的需要医疗用血的人,这让她觉得特别有意义,“我的很多同学也是这样的想法,我们这些学生没有太大的力量,但是我们都有满满的爱心。”
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无偿献血是一件能够帮助别人的事,虽然天气寒冷需要排队,但是对于能够帮助别人等待就变成了一件可以被忽略的事。一位刚献完血的同学说:“这是自己第一次献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我觉得我内心更多的还是激动。身为大学生,之前一直就想要参加这样的活动,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得知学校将举办无偿献血活动后,就积极报名参加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献血便利条件, 通辽 市中心血站每天出动2至3辆采血车停放在大学校园内。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百余名青年志愿者十余人为一组,为为期半个月的无偿献血活动保驾护航,他们负责了所有琐碎的工作,其中包括采血前的引导、指导填表、采血后帮助肘关节移动不便的同学完成穿衣保暖等工作,高效的志愿服务,使得整个活动变得井然有序,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
“长期以来,民大团委与通辽市中心血站一直都保持联系,每年我们都会组织青年学生来到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活动,所以,校领导在从民大附属医院处得知冬季医疗用血库存紧张的情况后,我们便立刻行动,组织了这样一次大学生无偿献血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团委书记包琳介绍说,学校方面通过校方微信平台发布了无偿献血倡议,各学院年级班级,也用微信群进行了倡议动员,“我们的学生自觉自动的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很好的诠释了当代大学生这样一个社会良好风尚引领者的角色。事后,很多学生跟我们反馈说,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获得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让他们体会到了作为大学生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
据悉,此次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的无偿献血活动中,有近3000名大学生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经严格的体检后,共有1811名同学献出宝贵的鲜血,总献血量达到414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