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林业局2016年加强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

17.08.2016  21:01

林业厅政府网8月16日讯  今年,全市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重质量,保成活,注效益。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投资均有所增加,乔木造林从300元/亩增加至500元/亩,灌木造林从120元/亩增加至240元/亩,封山育林从70元/亩增加至100元/亩,为工程实施奠定了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普遍是针叶树容器苗造林,工程质量、档次明显提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起点讲求经济效益,造林机制好、体制活,亮点多。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各地在充分汲取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了过去退耕还林“一柠到底”或者是纯山杏、沙棘等灌木林的做法,走出了一条“着力培育后续产业”的路子,凉城、兴和等地借助科技手段,打破地域局限发展大接杏、金红苹果等经济林,新造经济林10000多亩;同时还引导退耕户发展了药材种植、特种养殖等林下经济,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后山地区的化德县把发展种苗作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在退耕地内缩小株行距进行育苗,3-5年后间苗出售,贮富于林;并且允许退耕户在退耕地间作豆类等矮杆农作物,以耕促抚,以短养长,保证退耕户当年不减收,以后发展能增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规模经营带动农牧民致富。造林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有偿承包林地搞绿化,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察右前旗玫瑰营镇段喜军承包老乡耕地成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以100元/亩的价格租赁了4000亩旱地种植玫瑰、黄芪等药材林,在去年完成1500亩的基础上,今年又种植了1200亩的玫瑰等,不愿种地的村民可一边务工,一边拿分红。卓资县卓资镇五星行政村、梨花镇东壕赖行政村村民将闲置的8500多亩宜林荒山荒地集中起来对外发包给造林大户、家庭林场等社会造林力量种植针叶树、大黄杏等,土地承包收益70多万元,户均收入2万多元。

三是发展森林旅游进行生态修复。凉城今年启动岱海环湖造林绿化工程,在北岸退耕还林1.5万亩,东岸、南岸建造森林公园及绿化带1.1万亩,西岸生态林0.4万亩,现已落实地块2.5万亩,完成1万亩。工程的实施一方面为岱海旅游区打造美丽环境,在增加人民生态福祉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优的生态产品;另一方面减少农作物耗水,也为岱海节水还湿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