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置房成“烂尾楼” 百余困难户难搬新居

13.06.2016  15:36

原标题: 浙江安置房成“烂尾楼” 百余困难户难搬新居

  离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已过去快一年,完工依旧遥遥无期。瑞安市云周街道繁荣村的123户住房困难户,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答案:何时才能住进盼望了多年的新房?

  繁荣村是瑞安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全村960户、3850人。6月6日,记者走进繁荣村,发现17层高的解困房地处繁荣村东面,是村里最高的楼房,主体工程已结顶,外墙已粉刷完毕,等待着安装水电、电梯等配套设施。但工地大门紧闭,见不到施工人员。

  “工程已完成80%,但想拿到新房依旧不知何时。”35岁的住房困难户吴云湖每天都要来这里看看,他说,目前工程停工已有半年之久。在村民眼里,解困房工程已成了“烂尾楼”。

  吴云湖和年迈的父母住在两层共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2010年,他订了一套110平方米的解困房,交了20万元押金。在他的计划里,去年拿到新房就举办婚礼,想不到婚礼一推再推,至今还没有办。

  记者了解到,村里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有200多户。2010年,以繁荣村经济合作社为工程建设主体,启动了解困房和村综合楼项目工程,总占地面积83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76平方米,总投资6400万元。在吴云湖与繁荣村经济合作社签订的《繁荣村经济合作社解困房联建协议书》上,记者看到,解困房分大、小两种户型,大的面积145平方米左右,均价每平方米4200元;小的110平方米左右,均价每平方米3800元。建房款分4期交付,2015年6月30日前新房交付使用。

  “但从2014年开始,工地一直做做停停。”吴云湖说,到2015年11月,项目正式停工。

  记者在一个半小时内,两次到村委会了解情况,均吃了“闭门羹”。正值上班时间,村两委办公楼却一直大门紧闭。

  “很久没有村干部来上班了。”一位村民说,因为长期拖欠解困房工程款等原因,村党支部原书记应希虎感到压力太大,今年5月提交了辞职报告,现在村两委基本无人正常上班。

  记者拨通应希虎的电话,他告诉记者:“2013年10月前,村民缴纳了第一、二期的建房款约3400万元,解困房建设进展顺利。此后,由于换届选举出现问题,村干部不管事,造成第三期建房款项共计380万元没有按时收缴,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款未能按时收到,工程面临停工。

  2014年5月,繁荣村经济合作社与业主补充签订了《繁荣村解困房、综合楼建设工程款支付计划》,承诺到当年8月底付清第三期380万元工程款,施工单位恢复工程建设。但到8月底,第三期工程款只交了几十万元,工程又一次停工。2015年1月,经繁荣村经济合作社与业主协商,再次补充签订《繁荣村解困房村房和建房户承诺书》,合作社承诺缴纳剩余建房款,并定于2016年1月交房。

  “解困房、村综合楼,目前两项工程款资金缺口近1700万元左右。”承建单位表示,由于欠款金额大,工程队被迫停工、撤出工地。

  据了解,村里每年土地租金、菜场租金等各种经营性收入约有400万元,加上往年未及时回收的租金,工程重启问题不大。对此,今年70多岁的村民应老伯说:“资金缺口不大,造成‘烂尾楼’的主因是村里没人干事。

  刚上任不久的云周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晓宇也表示,村里的问题主要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造成的。“解困房是村里的自建项目,要依靠村两委班子发挥作用,街道会做好协助指导工作。”吴晓宇说,当前最要紧的是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保障村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目前,云周街道已提出解决方案,并派专人在繁荣村村民代表和党员中调查摸底,尽快提请上级部门启动选举程序,选出能干事、干实事的村干部,尽快解决这一村民关注的难题。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