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文化厅厅长佟国清:握紧文化发展的方向盘
握紧文化发展的方向盘
——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佟国清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作为文化主管部门,自治区文化厅是如何理解这一发展要求的,又将如何贯彻落实?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佟国清。
记者:自治区文化厅将如何扶持文化精品创作?
佟国清:《建议》指出,要“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这也就阐明了创作生产文艺精品的着力点。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因此,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创作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作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艺术创新创造,进一步提高作品的原创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记者:如何进一步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
佟国清:《建议》充分考虑到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自治区文化厅将按照《建议》要求,深入实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深入阐释民族文化价值和时代内涵。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千校万户”计划。拓展传播的有效途径,用好用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做好民族文献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工作。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重点加强重大文化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工作,做好文物普查登记,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建立和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扶持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以农村和基层为载体,发展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历史记忆的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
记者: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佟国清:《建议》中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的阐述。无论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的表述,都在深刻阐述文化与人民的关系。因此,我们将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十个全覆盖”文化活动室的服务功能,促进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统筹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和引导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上,我们将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政府购买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推动城镇社区各类文化、体育等设施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记者:如何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
佟国清:《建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企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形态,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有效方式之一。我们将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为核心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创意设计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制定全区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引导文化市场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此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
记者:如何提高文化的对外开放水平?
佟国清:《建议》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文化走出去。”这个论述,抓住了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规律。草原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我们将按照《建议》要求,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的机遇,建立与俄蒙文化交流长效机制,提升民族文化对外开放新水平。继续整合我区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美丽草原我的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品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文化贸易对话机制,促进我区文化贸易发展方式、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培育内蒙古文化“走出去”品牌线路。通过多种举措,让草原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站稳脚跟、凸显实力。(记者刘春)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