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黑箱”之后有何阻力
2015年被认为是能源价格改革的“冲刺年”。其中,电改将首当其冲。
电价改革已经箭在弦上。新方案能否顺利落实,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困扰电力行业的诸多顽疾,能否打破体制障碍,成为大家关注的共同话题。
“今年能源价格改革的力度会比较大,我很期待。”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的意见也代表了业内人士的普遍期待。
2015年被认为是能源价格改革的“冲刺年”。其中,电改将首当其冲。去年12月31日,“新电改”方案已经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新电改方案预计半年后出台。
可以说,电价改革已经箭在弦上。新方案能否顺利落实,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困扰电力行业的诸多顽疾,能否打破体制障碍,成为大家关注的共同话题。
打破“黑箱”
新电改方案虽然还未发布,但其主要框架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据记者了解,这份名为《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独立,加强规划。
由于该方案从争议较大的“拆分电网”“输配分开”转到了“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方向上,因此被外界称为“温和版”电改。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专家曾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新方案在2015年有两个方向肯定会扩大试点。一是输电价格核算会继续扩大试点,除了深圳、蒙西,还会继续扩大到其他几个省级电网。
所谓“输配电价”,此前一直是由电网购销差价倒推而来,因此被称作“黑箱”,实际输配电成本只有电网公司知道。而在新电改方案的原则下,国家监管部门得以开始对电网公司进行成本核算。
“输电价格试点是电改方案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把电网公司的盈利模式由过去‘吃差价’改成基于有效资产来核定收入。把电网企业按照公用事业来管这是必要的,不能再设个‘黑箱’,坐吃两头盈利,也没有监管。”曾鸣认为,输电价格改革不会遇到太大阻力。“这件事必要且可行,模式比较成熟,国际上也有经验,电网公司都是央企,会按照国家要求改革。”
此外,曾鸣认为,由于现在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更多省试点大用户直购电今年也会铺开,而且会更加规范,按照市场规则、模式、机制规范进行。
但是,对于深圳试点中较为引人关注的售电侧放开,曾鸣则对扩大试点并不乐观。据悉,目前深圳已经成立独立售电公司,各种民间资本都有机会进入售电市场。
曾鸣认为,售电侧放开涉及到配套政策、价格体系等障碍,特别是交叉补贴比较多,短期内不可能快速走向市场。因此,今年可能还是做一些实施细则的研究和制定,不会有实质性动作。
推广难题
售电侧放开之所以能在深圳试点,得益于深圳电网的特殊性。
去年11月4日,深圳开始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据测算,深圳未来3年每千瓦时输配电价将下降1分多钱,电网收益累计减少24亿元之多。“1分钱”看似不起眼,却是通过核算电网公司输配成本得来的,这意味着博弈多年的“黑箱”问题终于被撕开一道口子,这也是深圳试点的最大成效。
我国大量存在的交叉补贴是输配电价难以厘清的原因之一。由于工商业用电的供电成本低于居民用电,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工商业电价普遍低于居民电价。而我国一直通过抬高工商业用户电价的办法补贴居民用电,使得民用电价维持在较低水平。
深圳城市电网密集,没有农网,交叉补贴较少,加上南方电网公司积极配合,深圳电改被很多专家认为“较为容易”。“深圳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要扩大试点。”林伯强说。
在深圳之后,蒙西电网据称将启动试点。然而,蒙西存在大量的交叉补贴,同时,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富集地,蒙西电网在新能源如何外送的问题上和国家电网并未达成共识。
曾鸣表示,国家电网中长期规划还未出台,是否要建特高压会影响到蒙西试点,但肯定的是,蒙西也会进行输电价格和大用户直购电试点。
林伯强则认为,蒙西试点的代表性更强,“上网电价差比较复杂,放开试点对大家都有好处”。
体制改革阻力何在
2002年的那轮电力体制改革就确立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16字目标。但在完成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后,电改戛然而止,直到今日,都没有实现输配分开。因此,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上台,再次起步的电力改革被寄予厚望。
不过同大家普遍期待的“破除垄断”“放开市场化”等呼声相比,新方案并未在电力体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价格改革必须配合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今年必须动。”林伯强指出。
针对此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表示,电改不是私有化。他表示,很多国家的电力私有化改革都出现了负面影响,而中国目前正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国企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对此,一向主张破除垄断的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则认为:“如果认为电改就是反垄断,通过反垄断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电力行业出现的很多矛盾就无法解决,改革容易出现偏颇。”
事实上,在能源转型进程飞速的德国,较高的民用电价被认为使得改革更容易推进。而在我国,较低的民用电价得益于大量的交叉补贴,一旦市场放开,民用价格将大幅上涨。“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放给市场就能解决的。”周大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曾鸣也认为,改革不可能大幅度涨民用电价格,尤其是低收入等群体还是要保障。在现在的国情下,电力的公共事业特征强于商品特征,不可能快速市场化。
林伯强则指出:“大公司是被改革的对象,肯定不愿意改革。但如果说大公司决定了是否改革也是不靠谱的。这个决心要政府拿,核心问题是对后果的把握和公众的接受程度。”
实际上,只要不涨价,老百姓不会过多关注改革方式。因此,林伯强认为,只要电价不涨,电改并不难。“从目前电力系统来看,只要煤价不涨,电价就不会涨,那还担心什么?现在不做今后会更困难。这就是我今年特别期待电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