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民解读钢铁业运行中的困难与问题
“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继续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国钢材市场需求下降,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比去年全年降幅有所扩大,粗钢产量出现多年未有的同比下降,全行业陷入亏损境地。”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2015年第二次信息发布会上表示。朱继民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可以总结为“需求下降、产量下降、价格下降、环保加压、整体亏损”。
钢材需求出现下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回落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5%,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6.4%,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同时用钢强度减弱,致使钢材需求下降。据测算,一季度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1.77亿吨,同比下降6.2%。
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一季度,我国生产生铁17654万吨,同比下降2.3%;生产粗钢20010万吨,同比下降1.7%;生产钢材(含重复材)26640万吨,同比增长2.5%;平均日产粗钢222.33万吨,比去年四季度增加6.13万吨,增长2.84%。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达50.02%。
钢材价格持续下跌。3月末,中钢协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75.43点,比2月末增长0.37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9.4点。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指数延续小幅下降走势,4月第三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73点,创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
钢铁企业环保压力加大。今年1月1日起,新环保法和新的钢铁行业系列标准全面实施,不仅增加了考核指标,更是大幅收紧了排放量。为此,钢铁企业一方面要大幅增加环保投资,开展新一轮的环保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运行成本也会大幅提高。新排放标准对新建项目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作为“十二五”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的地域,执行标准更加严格。
大中型钢铁企业整体亏损。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29.18亿元,同比下降14.48%;实现利税161.4亿元,同比增长9.99%;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9.87亿元,同比减亏70.46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110.53亿元,增亏34.33亿元。
朱继民表示,受供给增加、需求减弱影响,去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这一方面为依赖进口矿的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国内拥有矿山的钢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尤其是鞍钢、首钢、太钢、河北钢铁等自有矿山联合企业原料优势逐渐消失,甚至成为经营发展的负担。国内铁矿山普遍面临亏损、减产甚至部分停产问题,国家对铁矿山资源税减按40%征收后将对缓解铁矿山亏损起到一定作用,但仍不足以与国外矿山竞争,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会超过80%,不利于保障国内钢铁产业安全。2014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9.7个百分点,达到78.5%。
朱继民称,目前钢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近年来,受银行严控钢铁企业贷款规模的影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不予增量、续贷困难、涨息和抽贷等问题。自2014年11月以来,央行两次降息,有利于缓解钢铁企业融资贵,但目前企业反映效果还未体现出来。据中钢协统计,3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5%,利息支出仅下降2.59%。银行借款减少存在一部分企业主动减少借款的情况,也不乏银行抽贷和不予续贷的问题,而借款成本并没有随央行的两次降息有所下降,企业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
朱继民指出,一季度我国出口钢材2578万吨,同比增长40.7%,虽然同比增幅很大,但呈现出环比逐月下降的趋势。同比增长偏高主要是去年一季度基数较低的原因,随着取消退税政策的效果显现,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增多,钢材出口增速将会有所下降。但由于国际市场仍有需求,且国内外有价差,我国钢材出口竞争力仍较明显,出口不会大幅减少。
中钢协呼吁促进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继续按有关标准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尽快公布第二、第三批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产品清单,继续降低国内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保持国产铁矿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钢铁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三是避免选择性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四是完善退出机制,给企业淘汰落后、减人增效等建立通道和给予政策支持;五是对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