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橘绿蒂落飘香 博士种地“云”上服务

05.03.2016  09:45

  这款名为“云种养”的APP,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马瑞强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瑞强与同学创办的。今年来参加全国两会,他聊的不仅仅是种地的那些事儿了,瞧他手指一滑,形形色色的咨询、解答信息铺满屏幕,而他也在实时地关注着移动平台上的动态。

  “过去车牛大马送科技下乡,现在动动手指移动平台上看。以前农民跟着技术人员走,如今随时随地问老师。说实话,由于农村牧区地广人稀,虽说推广起来还有点困难,但是每一个做农业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这个云服务平台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为更多的老百姓提供最为便捷和实用的帮助。”马瑞强说。

  去年8月,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互联网+农技服务公司,经过辛苦运作,搭建起了集全国各类农牧林科研院所数千名专家教授为服务轴的云服务平台,供农牧民群众免费使用。谁有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只需拍张照片,将其上传到APP的分类频道里,便有专家“”出来答疑解惑。

  “谁答复得比较专业、精准,用户评价高,平台就会推送谁优先作答。”马瑞强说,目前,“云种养”APP的用户为十几万人,不光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河南、贵州、安徽等地的农牧民都有。只要点击“快速提问”,便能及时得到一对一的服务。

  当然,这只是马瑞强工作中的一部分,其余时间,他说自己都在“种地”。博士种地未必躬耕陇亩,马瑞强的梦想是当一位“职业农民”。这一年,他一如既往地带领一些有头脑的农民奔波在发家致富的路上:2015年,他签下了4万多亩地的种植合同,其中3万亩走的是代耕托管的模式,1.1万亩自己流转做基地。今年他要种的地将超过3万亩,还提到了让他成为“网红”的水果玉米,“要种各种玉米,比如糯玉米、青贮玉米等……

  “也许你觉得只有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才是施展抱负的地方

  可我偏偏选择了农村

  春韭绿伴着稻花香,汗滴禾下土

  也许你觉得只有在上市公司、500强、土豪央企工作才够体面

  可我偏偏选择了创业

  十指粘泥自建鳞鳞大厦”

  这是马瑞强几天前在朋友圈更新的一条内容,题目叫《对不起,我要做农业,别再找我了》。寥寥几句,恰是他的写照,当然不乏选择搞农业后收获的那份踏实。

  “你付出了哪些心血?”面对记者的提问,马瑞强依旧是那爽朗一笑,“我操碎了心。

  认识马瑞强的人都知道,因为喜欢农业,这位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从北京回乡创业,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扎根农村,心系农村,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问题是他尤为关注的事情。

  今年的全国两会,马瑞强带着5条建议奔赴北京。他所关心的问题,每一个都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关。如何让父老乡亲富起来,马瑞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他看问题的眼光也非常独到。

  他说,“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农村互联网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400亿元。虽然现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如何鼓励尝试“互联网+农业”创新模式,摸索符合市场规律的互联网+农业发展道路,依然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当前,我们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马瑞强说,其实,“互联网+农业”不仅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生产、流通、采购等的环节,都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农业在互联网化应用过程中存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使用效率较低、人才与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生产力转化不足。“建议政府从政策、业务、金融、人才等方面提供扶持,帮助市场主体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模式。这种扶持应涉及到互联网应用的农技服务、农业金融、农业教育培训等农业生产环节。

  “以农技服务的互联网应用为例,建议给予政策、资金、人员、宣传、业务等方面的支持,比如为新型农业互联网项目提供审批便利,降低注册的资金和时间成本,给予税收减免优惠、金融贷款支持,或设立互联网农技专项扶持资金。同时提倡地方政府与互联网农技项目积极开展合作,组织当地农技人员定期开展利用互联网形式的农业教育、培训。挑选部分行政村设立联络示范点,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鼓励联络点开展自主创业,脱贫致富,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马瑞强呼吁。  (记者刘春芳 陈文慧 薛晓芳 籍海洋)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