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和 度量衡里品人生
原标题:王殿和 度量衡里品人生
相信不少人会记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但知晓“五斗”是多少公斤的人就为之甚少了。到王殿和的度量衡收藏室看看,相信不仅会找到答案,还会欣赏到千姿百态的古代度量衡器具,有蒙古、日本和国内各地不同特色的斗和升,有红木、鸡翅木、紫檀木、樟木、酸枝木等各种材质的秤杆,铜的、铁的、瓷的、陶的、石头的秤砣,有功能称重各不相同的等子和提子等,着实让人开眼界又长见识。
度量衡大全令人叫绝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30多年,王殿和收藏了反映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和古代商贸发展史的度量衡工具3000多个,品种达上百种,几乎囊括了各种制式与造型。陶、骨、铜、铁、玉、瓷、石、木、竹等制作而成的各式尺、量、釜、升、斗、权、秤、天平、戥子等度量衡工具,系统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历程。
“我这里石头秤砣和铜铁秤砣有300多个,以圆形、钟形、梯形、葫芦形和动物形居多。最小的秤砣是1厘米高,仅称重1钱的水银权。最大的秤砣是46公分见方,重量达290多公斤,是明万历年间的大石权,正面刻有‘晋城货站’,反面刻有‘一百七十七担’字样,按照古代一担为100斤,可以称重8850公斤,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枚秤砣。”王殿和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他的宝贝。
王殿和收藏的最长的秤杆是2.8米,最喜欢的是一个雕刻精美图案的红木秤杆,最贵的是花1.5万元淘回来的民国时期1.5米长的大秤杆。有意思的是还发现了一个黑心砣,铁权底部暗镶着一大块铅。
不少度量衡器具尽显鲜明的草原民族风情。有一款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木杆土秤,秤杆只有9寸长,秤盘用牛皮制作,秤砣是牛蛋皮包裹的椭圆形石头做成,是特别稀罕的。有大量诸如羊、猴、熊、狮、独角兽、人面兽等动物造型的铁质瑞兽铁权。还有一款清同治三年大盛魁钱庄使用的弯梁斗,斗身侧面分别饰有较、官、斗、准四字等,这些藏品都堪称稀世民俗珍品。
这些林林总总的度量衡,记录了当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和生产技术水平,对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度量衡史及商业发展实况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常有人花大价钱买他的藏品,他都拒绝了。“我跑遍区内外旗县村镇,才得以完整地收藏这些度量衡,每一个藏品都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绝不能仅仅把它们看成是商品而出手赚大价钱,最主要的是要发掘和保留古代度量衡的文化内涵,让后人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王殿和说。
买藏品不惜卖掉房子
王殿和收集的度量衡,有些是他乡下的朋友登门送过来的,多数是自己淘回来的。为了淘宝,他几乎跑遍了内蒙古各盟市旗县村镇及山西、甘肃等地的古城镇。
王殿和一有空就去呼和浩特周边旗县村镇淘宝。每次都是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清晨5、6点就出发,下午到目的地,转到傍晚,天黑往回赶路,后半夜回家是常事。只要淘到自己喜欢的好东西累也不觉得了,饥饿也忘了。
王殿和经常到各个盟市的旗县村镇转悠,远的地方要在那里呆一个多月,近点的也得一个星期,有时淘一大马车东西,雇车运东西比他收来的“宝贝”花钱还要多。有时淘了一件宝,兜里就没钱了,却又碰到更好的了,急死了。有一年,他在外地遇到一个重达200多斤的秤杆,为了省钱,他坐了一天长途车,愣是用双手将它抱回家中。为把各种各样的秤抱回家,他只好把其他藏品能卖的都卖掉,卖徽章、古钱等,换了现钱再去买度量衡器具,以藏养藏。
王殿和为人厚道,做人诚信,从不用假古董坑人骗人,他经常为买了假古懂的顾客打抱不平,也时常扶持爱好者做古玩收藏。来他这里淘宝和帮他收购宝贝的人日渐多起来,区内外有二三百人,哪里有古董,都要第一时间告诉王殿和,他们买到古董也跑到王殿和这里鉴赏分享。
到现在王殿和收购回来的东西囊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铁匠、木匠及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的各种工具,还有马鞍子、马镫、奶壶、奶锅及服装鞋帽锅碗瓢盆等,只要退出历史舞台的、生活中几乎传失的、有独特价值的老物件,他就留下来。几十年来,他收购古玩投进上千万资金,仅收藏度量衡就花掉200多万元。为了买到喜欢的藏品,他不惜卖掉自己的房子。时间长了,攒的藏品多了,家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度量衡博物馆。
千把古尺量古今度量衡里品人生
搞收藏要储备丰富的知识,在家里时,王殿和除了收拾打理他的老物件,就是阅读大量历史文物方面的书籍。一有空儿,他就去附近街头书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度量衡的历史。度量衡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的主要器具,它的单位名称最复杂,有升、斗、格、斛、提、釜、钟,还有寸、咫、尺、丈、寻、常、仞等等相当多。其中不少长度单位是用人身体某个部位的长短来计量的,比如说“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
王殿和发现,度量衡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故事。
“千把古尺量古今,一杆巨秤笑乾坤”。王殿和告诉记者:“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度量衡里,饱含不少人生道理。‘权’指的是秤砣,‘衡’指的是秤杆,所以通常把秤称为‘权衡’,人们常说权衡利弊,寓意办事反复掂量,取其一个点使其平衡。做人做事都需要掌握一个度,追求一个平衡心态。这些道理都涵盖在度量衡三个字里面。”王殿和说起度量衡的故事津津乐道。
王殿和说,古代度量衡器内涵丰富,它不仅仅是量大小、轻重、高低、多少的计量工具,还用来做显现家庭权势富贵的装饰品。古代的秤砣又叫“权”,由于“石权”与“实权”谐音,还有不少石制秤砣雕刻有精美图案,寓意通行天下吉祥富贵,颇有讲究。故在清代、民国时期,富裕家庭、从商人士特别流行在家里摆石头秤砣作装饰的民俗,希望家里人能掌握实权,“称(秤)心如意”。
“一般来说,造型讲究、刻有铭文或花纹精美细致的图案,记录当时历史重大事件的度量衡器物,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就更大。”王殿和说。
自治区收藏家刘振雄说:“王殿和的收藏形成了一种系列的主题藏品,完整性、连续性能包罗某个历史时期民俗文化,这很难得。”
王殿和有个心愿,那就是把收藏的度量衡精品整理、陈列出来,建一所可供教育、观赏与研究的度量衡博物馆。(记者 皇甫秀玲)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