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促央企重拾责任:挖掉的草原回来了
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点名后,事隔两年,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重返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霍林河露天煤矿(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时,已经找不到当年来时的路。督察组看到,被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挖掉的草原又回来了。
2018年6月,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到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进行“回头看”督察。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开采40年致使科尔沁草原近86平方公里草原被毁坏问题也随之曝光。不仅如此,督察组还发现,2017年, 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北露天煤矿用于草原生态恢复的投入是“1分钱/吨煤”。
此后,督察组将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生态破坏问题作为典型案件公开曝光。督察组指出,身为央企下属企业,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未尽到生态修复的主体责任。重锤之下,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猛醒并重拾央企的生态环境责任。2019年,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露天煤矿生态恢复治理投资提高到“5元/吨煤”,相比2017年整整提高了500倍。曾经裸露的科尔沁草原重新“披上绿装”。
生态环保作为头等大事
2018年6月,督察组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督察“回头看”。督察组在从呼和浩特飞往霍林郭勒市的飞机上偶然间看到了科尔沁草原上的两个大坑。第二天,督察组赴现场对这两个大坑展开调查。
经过现场调查,督察组查实,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就在科尔沁草原上挖煤。截至2018年6月,被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挖掉的草原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建成区面积。督察组指出,作为主体责任单位,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长期不按要求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违规占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严重。
对于督察组“回头看”指出的问题,无论是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霍林河露天煤矿还是其上级企业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公司)圴高度重视。特别是内蒙古公司迅速行动,“将落实中央督察整改要求作为生态环保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内蒙古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督察组,按照“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治理目标总要求,聚焦生态系统重塑和生态功能恢复,科学设计方案、加大资源投入,内蒙古公司全面实施整改。
据内蒙古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回头看”督察提出的问题,公司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生态恢复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驻扎现场,及时协调解决治理问题。所属“两地五矿”分别成立生态环保部,具体负责生态恢复治理;同时,制定《露天矿生态恢复管理办法》《煤炭板块生态恢复管理标准》等,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管理依据。
这位负责人说,公司还委托中国环科院编制一号露天矿专项治理方案以及“两地五矿”2018-2020年度生态修复设计总体方案和年度设计;委托中煤沈阳设计院编制一号露天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设计。2019年,包括南北矿区在内实现了“一年大变样”“补足旧账、不欠新账”的阶段性目标。
今年9月下旬,当督察组再次来到霍林河南北矿时,内蒙古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督察组,截至今年7 月初,公司矿区已经完成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生态修复治理现场验收,提前实现“三年彻底整改”目标。
提高生态恢复治理投入
生态恢复治理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科尔沁草原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督察组“回头看”时查实,2013年至2018年6年间,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投入的复垦资金仅有419万元,其中,2017年,北露天矿煤炭产量达到999万吨,复垦资金仅10万元,吨煤投入仅1分钱;南露天矿煤炭产量高达1799万吨,复垦资金仅85万元,吨煤投入不到5分钱。
针对投入不足问题,内蒙古公司这位负责人说,整个矿区加大了资金投入,其中,南、北露天煤矿生态恢复治理投资提高到“2019年5元/吨煤”的标准。公司提出,后续年度按需投入,确保治理效果。
从“1分/吨煤到5元/吨煤”,内蒙古公司霍林河南、北露天矿生态恢复治理投入整整提高了500倍。内蒙古公司这位负责人说,2018、2019年两年,内蒙古公司所属“两地五矿”生态恢复治理完成资金投入约7.56亿元;被督察组点名的一号露天矿(南、北露天煤矿)投入资金约2.65亿元。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真重视、真投入,内蒙古公司所属的霍林河一号露天矿(即南、北露天煤矿)在全部完成督察组指出滞后的2074亩排土场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8906亩生态修复历史欠账。
据其介绍,今年,内蒙古公司“两地五矿”计划完成排土场生态修复面积2.73万亩,计划投入资金5.98亿元。其中一号露天矿(南、北露天煤矿)计划完成4386亩新到位排土场的生态修复,计划投入资金1.51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两地五矿”覆土工程完成计划的96%;土壤改良完成计划的90%;乔木栽植完成计划的69%;灌木栽植完成计划的66%;牧草播种完成计划的74%。按照工程形象进度估算“两地五矿”完成资金投入2.14亿元,其中,一号露天矿(南、北露天煤矿)完成资金投入0.67亿元。
内蒙古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包括一号露天矿在内,公司对台阶区域进行高标准滚动复垦,提高复垦率、植被覆盖度,将对草原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对露天煤矿开采形成的“大坑”也启动治理。
内蒙古公司要求,所属各企业要全面有效落实公司发布的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研究设定植被覆盖度等10项标杆指标,制定并落实行动措施,统筹推动“两地五矿”绿色矿山建设进程,持续打造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
变身成为生态矿山样板
据内蒙古公司这位负责人介绍,6月18日和23日,霍林郭勒市自然资源局和通辽市自然资源局分别组织专家到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现场就生态修复治理情况进行验收,两次验收结论均认为,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生态恢复治理整改工作满足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7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同意受理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审核整改验收销号材料。7月6日,通辽市政府向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交了验收销号申请和整改验收销号相关材料。
据介绍,2020年内蒙古公司“两地五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提取8.23亿元用于生态恢复治理。在此基础上,优化采矿设计,减少排土场占地,采掘场年用地量大幅减少,其中,北矿今年实现完全内排,其余四矿内排时间将较原计划提前1至2年;拾遗补缺提高植被覆盖度,系统考虑煤矿所有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充分调研草原物种类别,将目前牧草、灌木、乔木等物种逐年增加,保持植物多样化。
9月下旬,《法治日报》记者随督察组再次走进国家电投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时,已经找不到2018年6月来时的路。成片的格桑花,油松等长年生的树木也已深深扎根于当年裸露的土地。南北矿还是原来的南北矿,但路已不是原来的路,山也不是原来的山。
从被督察组点名到成为生态矿山样板,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在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看来,是督察组让企业重拾央企的生态环境责任;是督察组让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记者 郄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