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石讲述内蒙古故事的人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5日电(徐红梅)内蒙古自治区是古生物化石资源大区。在内蒙古,有一群探寻化石并用化石讲述内蒙古故事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青春还原大自然古老的印记,现任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的王军有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
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巴彦淖尔的恐龙,鄂尔多斯的恐龙足迹,宁城道虎沟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古生物,四子王旗、萨拉乌苏的哺乳动物,都是世界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富矿”。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军有。新华网 发(呼很苏力 摄)
1975年出生的王军有,从2004年开始在二连浩特市国土局工作,2014年担任二连浩特市国土局局长,组织参与申报二连浩特地质公园与二连浩特恐龙博物馆布展建设。在二连浩特市工作期间,王军有参与配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共同研究二连盆地古近纪早期地层序列、哺乳动物及恐龙演化,为研究二连盆地古生物化石作出了贡献。
2016年,在没有一块标本的情况下,他肩负起筹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工作,奔赴多地征集收藏各类标本及展品6万余件。2018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开馆,一个集古生物化石、动植物及矿石标本典藏、展示、科普、交流为一体的自然博物馆已颇具规模。
王军有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给小学生讲解挖掘恐龙化石过程。新华网 发(呼很苏力 摄)
担任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5年来,王军友组建研究保护中心,开展全区古生物调查研究,自然博物馆先后获批自然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化石文化传播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同时为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填补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专业研究机构空白。
2020年,王军有带领团队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发现一块石板上有9个蛙化石和一个蝾螈化石共生,这个发现目前在我国绝无仅有。此次调查中采集的300余件各类化石标本,将于今年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展出,届时观众可近距离了解古生物进化历史。
王军有(左)在野外采集化石标本。新华网发
从事古生物领域研究十余年,王军有走遍内蒙古大部分旗县,参与了近二十种不同古生物的发掘和研究。截至目前,王军有先后在《化石》《自然》《地质学报》《世界地质》《古生物学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内蒙古古生物研究成果论文10余篇。2020年,王军有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授予“科普特别贡献奖”,被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授予“化石文化传播使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