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再马路“看海”:专家在湘热议“海绵城市”建设
“看海”正在成为新的城市“癌症”,面对暴雨和洪水威胁,脆弱的城市该如何应对?7月18日,湖南省第三期“绿媒沙龙”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举行,数位专家与近20家媒体及公众代表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热议。与会专家呼吁,海绵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研究与应用力度,因地因时制宜,加快推进。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区别于“水泥城市”,喻指让城市更具“弹性”,改“排”为“吸”,最大限度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它既包括考虑水文循环后的全新城市规划理论,也包括渗水砖、下沉式绿地等建造技术。在国外,类似的概念还有“低影响开发(LID)”等。
在我国,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相关建设开始驶上快车道。今年4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启动首批示范城市试点,湖南常德是全国16个城市之一。然而,对“海绵城市”这一全新理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落实时面临障碍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在本期沙龙上,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先行倡导者刘波、著名城市给排水专家杨青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焦胜等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就“海绵城市”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建、如何落实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观念普及等展开了热烈探讨。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怀德、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巫纪光、长沙市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左涛、长沙市科协副主席王勇等嘉宾参与研讨。
专家表示,“看海”暴露出城市给排水积弊已久,“海绵城市”理念对解决“看海”困扰有积极意义,未来可期,但仍须科学理性看待。尽管国家已颁布相应标准,但相关研究其实刚起步。专家称,“海绵城市”并非要建造一个新城市,而是运用全新理念来重塑城市功能,需要多系统跨部门合作,在当前,尤以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最迫切。
据悉,“绿媒沙龙”是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搭建的一个绿色交流平台,本报湖南记者站参与发起和组织。本期沙龙由该会联手长沙市科技新闻学会共同主办,“海绵城市”系该沙龙自今年启动以来首次关注城市建设议题,也是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