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的坎坷幸福路

10.10.2015  15:17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才更真切地感受到“老伴儿”的重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丧偶、离异的老年人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价值观念、婚姻观念也在更新。许多60岁以上的老人生活安逸、身体健康,在物质生活上并不缺乏,反而是精神生活比较单调。不少形单影只的老年人鼓起勇气再次追求爱情,渴望找一个伴侣共享天伦之乐。然而,他们追求自己晚年幸福的路上却常常受到来自于家庭、子女、社会等方面的干预和压力。那么,老年人的这条坎坷幸福路要怎样走下去呢?

     老年人想找个人“做伴”

  从今年6月份开始,《红山晚报》城事版开展了大型活动《帮帮街坊邻居》,搭建了一个老年人说出心愿、实现心愿的平台,在老人们诉说的各种心愿中,希望借助这个心愿平台来找个老伴的老人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柳先生今年79岁,本来有个其乐融融的四世同堂大家庭,可是去年老伴因病去世,让老柳一下子失去了灵魂伴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以干部身份退休的柳老有相当高的退休金,子女也很孝顺常常给买好多吃的用的,生活可谓衣食无忧,而且兴趣爱好广泛的他还结识不少朋友,偶尔出去旅游,日子过得本应挺精彩的。可是柳老先生这样说:“每天我都自己对着这个空荡荡的大房子,感觉太孤单了,每次孩子们来了是热闹了,可是他们一走就又剩我一个。每天我自己出去遛弯儿看见人家都是老两口一起出门,我心里那个羡慕啊。所以我就想再找个老伴,哪怕每天只是一起买菜、吃饭、遛弯就好。”

  杨女士虽然已经63岁但心态依然很年轻,爱跳舞的她常常在活动中穿上长裙舞上一曲,十分时尚。可是这位乐观开朗的“潮妈”也有自己的辛酸:“我年轻时就离异了,为了孩子一直没再嫁,现在孩子也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我这一下子感觉可空了,尤其是阴天下雨独自待在家里,或者是生病时,人就格外脆弱起来,这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呀,就自己在那熬时间,感觉生活都快失去了意义。”所以从去年开始杨女士决定要真心诚意找个不只是“搭伙”的老伴,共同面对今后的生活,因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晚年幸福更重要了。”

  许多想要再找一位老伴的老人物质生活上并不缺乏,但很多老人都说,在退出工作岗位后,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减少很多,与邻居亲戚的交流也只靠偶尔的串门聊天,所以常常感觉到很孤寂,子女虽然常回来看望,但他们主要是身体上的照顾,替代不了配偶才能满足的精神慰藉。

   子女有人干涉有人支持

  许多老人希望借《红山晚报》这个平台找个老伴儿,但大多数都提出了一个小要求,就是在报纸上要使用化名,因为不想被亲戚朋友知道。老年人要寻找自己的晚年幸福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会受到来自亲戚朋友、邻居等各方面的压力,而来自子女的压力占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约1.6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已有近5000万人丧偶,但只有10%左右的老人再婚,超过一半有再婚愿望的老人,因子女方面的原因,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家有老父或家有老母的子女从二十几岁到即将退休各年龄都有,大家对于父母再婚也持着不同的看法。

  在希望找个老伴的麻女士家,记者见到了她刚好回来探亲的女儿王女士,远在甘肃工作的她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待几天就得走,对于母亲想要再找个老伴的想法她举双手赞成。“我真的很心疼我妈,年轻时为了我们几个孩子一直做体力活,太不容易了。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她却老了,她没啥事做,每天晚上除了跟我视频就一遍一遍的看评剧,我真的特希望能有个人陪陪她,陪她说说话唠唠嗑,能够好好的照顾她。”王女士情深意切。

  对老年父母再婚多多少少有些抵触甚至反对的子女也不在少数,他们或因个人感情无法接受,或是恐惧老人再婚可能会带来的无端赡养。张先生今年27岁,父亲早些年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把他养大,年初时有亲属给母亲介绍了个老伴,母亲也挺同意,可是张先生却别扭起来,不太同意母亲再嫁:“就是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吧,觉着如果母亲再婚家里就突然多个陌生人,感觉不再是自己的家了一样,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和对方的家人相处。”他说。刘先生也是不同意父亲再婚的代表,他苦恼地解释:“我父亲在公园玩扑克时曾认识过两个老太太,可是相处没几天就开始不同程度的向我父亲要钱,现在人心难测啊,万一遇人不淑这个家不就被搅乱了。”

   婚介再婚老人数量在增加

  以前,受“从一而终”、“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敢于迈出再婚这一步的老人总是少数。而随着思想的愈加开放,这部分老人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赤峰牵缘婚介的负责人吕烨岐介绍,在婚介公司成立的13年里,随着国家一系列关爱老年人政策的实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放下传统的思想包袱来找寻自己的第二次爱情,而且成功率也在逐年上升,现在每年都会有几十对老年人“牵手成功”。在牵缘婚介的老年会员资料里,70至80岁的男士占多数,而女士年龄多在60至70岁,以城镇居民为主,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可以说,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是没有年龄、地域、学历等任何限制的,这是每位老年人的权利。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找老伴的老人,有时说到动情处还会掉泪,他们真的很孤独。可是等他们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精神面貌的转变,好像一下就又年轻了一回。”吕老师讲起曾经在这里牵手的一对老人每年都会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自己的幸福生活。“其实老年人的结合很简单,他们只是想找个相互照应相互体贴的伴儿,生病时拿个药熬个粥,因为年龄大了往往也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婚姻。”吕老师说。

  老年人的再婚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正式的领证结婚,二是“搭伙”。吕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建议老人们选择第一种。因为正式的领证结婚不只意味着婚姻将受到法律上的保护,也是双方认真态度的一个体现,表示每个人都对婚姻做好了准备,这样会对维护婚姻的存续起到很好的作用。

   心理咨询师幸福应该去追求应该被支持

  “有个老伴,有个老窝,有点老本,有点老友”是老年生活的四件宝,老伴更是四件宝中的重要一个,缺少了老伴的晚年生活孤独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中是否会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翟稚杰介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其情感倾诉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明显,而这常常是容易被子女忽略的。尤其是当老年人突然丧偶后,一下子失去了感情寄托,很容易产生持续的焦虑和抑郁,常常会无缘无故的乱发脾气,或者有事没事的给子女打电话,这就是他心里诉求和发泄的一个表现。而如果老人长时间处在这样的情绪下,不仅心理上可能会产生空巢综合症、抑郁症,还有可能会导致器质性病变,引起身体上的问题。

  “其实民间有句俗语说‘成群的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子女对老人的照顾做不到伴侣给的随时的沟通和疏导。”翟老师建议,老人们要多多走出去,参加些社区组织的活动,这样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也有助于调整心理落差,增加去寻找自己晚年幸福的勇气。同时她也对老人们的再婚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勇敢的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知道没有什么是比自己的晚年幸福更重要的了;其次是要端正目的、慎重考虑,男士不要抱着找保姆的想法,女士也不要抱着找钱袋的想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后在找老伴时也提倡“门当户对”,最好找跟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这样长期养成的观念和习惯也不会相差太多,有助于婚姻的长久维系。

  对于许多想要再次寻找爱情的老人常常对再次婚姻不够自信的问题,翟老师也支招儿:半路夫妻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要多看对方的优点,不要习惯于把对方跟“前任”相比。两个人要经常的交流沟通,可以一起遛弯儿、养个宠物,也要尽力融入到对方的家庭中。

  “我们的孝道不应该只是在物质上,更应该是在精神上。子女应该更多一些和父母沟通,多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如果老人真的想要再婚,也应该要放下自己一些自私的想法,真心去支持父母寻找自己的晚年幸福。其实老人的晚年幸福了,心情舒畅了,身体就自然硬朗了,这样更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翟老师说道。(作者张金硕)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