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绿色引擎”
脱贫攻坚的“绿色引擎”
——阿鲁科尔沁旗大力发展牧草产业纪实
阿鲁科尔沁旗自2008年在退化沙化草地上成功试种紫花苜蓿以来,经过几年建设,截至2015年,全旗人工牧草规划种植面积100万亩。大规模集中连片的草产业基地,使严重退化沙化的草地得到科学利用,沙地土壤得到彻底改善,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牧草产业已经成为该旗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绿色引擎”。
打造优质牧草全产业链产业示范基地
2016年,阿鲁科尔沁旗以全市“3661”工程为现代农牧业新抓手,围绕建设“中国草都”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优质牧草全产业链产业示范基地、大宗农畜产品交易平台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优质牧草“种、养、加、销”一条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努力做好种植规模和产品利用两方面调整。
在种植规模上,阿鲁科尔沁旗在巩固完善现有的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基础上,充分借鉴沙地苜蓿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旱地苜蓿,为农区养殖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饲草来源,为农民增收开拓新路。同时,积极保护天然草原,不断丰富天然草原牧草品种,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产草量和载畜能力。年内将完成人工草地建设3万亩,节水灌溉混播牧草划区轮牧草牧场2万亩,小草库伦、饲料地等种草和青贮建设50万亩。
在产品利用上,加大调整力度。针对全旗优质牧草主要外销,链条短、附加值低的情况,阿旗加强优质牧草就地转化,借助“中国草都”这张王牌,大力引进奶牛、肉驴、肉牛、肉羊和特色养殖龙头企业,进而发展肉食品、乳业精深加工等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优质牧草初级和精深加工,以绿田园草产品深加工项目为依托,发展草颗粒、叶蛋白提取和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绿田园年产5万吨草颗粒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草捆生产线将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太极肉驴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年内将完成3万头以上的建设投入。澳亚绍根万头现代奶牛养殖厂已建成投产,扎嘎斯台养殖分场预计今年10月完成建设。
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扶贫
阿鲁科尔沁旗已有美国辛普劳公司、中国首农集团、亚盛田园牧歌草业公司、蒙草抗旱集团、伊利集团等20余家独资企业入驻,主要从事牧草种植、草品加工以及畜牧养殖。入驻的大型国内外企业已成为安排农牧民就业的新阵地,加快了全旗脱贫攻坚步伐。
该旗东南部绍根镇和巴拉奇如德苏木是优质牧草产业核心区,优质牧草产业建设前,这里是严重退化沙化的草牧场,世代依托草原生存,牧民生活极度贫困。人工优质牧草产业建成后,流转退化草牧场成为了农牧民增收的途径。发展优质牧草产业前,草牧场流转费用低至3-5元/年,有的几乎荒废。大中型牧草企业入驻后,草牧场流转费用升至50-120元/年。
目前,牧民流转草牧场达到60万亩,入驻阿鲁科尔沁旗牧草种植以及相关企业用工人数达到1800人,其中本地牧民有900户、1300人直接参与牧草种植加工和畜牧养殖等产业,成为了产业工人,年均工资4万元。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发展,企业用工人数仍呈逐年增长趋势。同时,优质牧草产值效益可观,每亩优质紫花苜蓿产值可达2000元左右,百万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建成达产后,年均可实现产值16亿元以上。目前,阿旗有 1115户、4500口牧民种植优质牧草20万亩,亩均纯收入在600元左右。
下一步,阿鲁科尔沁旗将加强优质牧草加工服务园区建设。包括加快实施1000亩草业园区基础设施、草业博物馆、旅游接待中心、电子交易中心建设,为牧草产业发展凝聚人气,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中国草都”定价权和市场话语权。以牧草电子交易中心为基础,逐步拓展建设全旗大宗农畜产品交易中心,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打造新的发展平台。(赤峰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