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脱贫攻坚战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苏尼特右旗旗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盟委、行署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急牧民所急、想牧民所想,将责任层层分解、做细做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自2011年苏尼特右旗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到2014年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以来,全旗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72户、5225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灾及基础设施薄弱的56%、因病因残致贫的26%、因缺劳动力、技术、资金及自身发展力不足的18%。2014—2017年累计脱贫1435户、3579人,现有贫困人口637户、1646人;2017年末贫困发生率为5.2%,到2019年完成贫困人口637户、1646人脱贫任务。2018—2020年,通过综合施策、发展产业、稳固基础设施,继续巩固提高脱贫质量,确保5225人脱贫成果稳定、持久,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同步进入小康的目标。
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种养殖,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发挥比较优势,苏尼特右旗围绕“苏尼特羊”品牌,同步发展优质良种肉牛、苏尼特双峰驼、蒙古马、肉驴、高产饲草料等特色种养殖业,大力培育标准化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及规模化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制定出台“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旗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达到425家,带动贫困人口1000余人。
着力打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注入产业扶贫新活力。立足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绒毛、牛羊肉、饲草料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牧企双赢。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依托园区办工业、招商拓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配套公共服务等措施,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一园两区发展格局。园区现有企业69家,吸纳贫困户在园区就业,并在订单收购等方面与贫困户达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旗肉食品加工企业由原来的30余家整合成为16家,销售额均在500万元以上。羊羊牧业、腾达绒毛、嘉利节水灌溉等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牧业产业化体系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生产联合体逐步形成。
积极探索资产资金入股收益扶贫,不断开创产业扶贫新路径。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家庭牧场+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资金、资产入股合作收益模式,鼓励扶持缺乏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土地托管、牲畜托养、草牧场入股、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等方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合作。受益贫困人口达到1252户、3147人,获得收益分红资金近300万元,人均直接增收近1000元。
加快推进草原乡村文化旅游,创建特色扶贫新模式。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依托苏尼特荒漠半荒漠戈壁草原、沙地草原等旅游资源,围绕苏尼特部落文化、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地、中国草原快骥之乡、中国骆驼文化之乡等文化资源,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打造了“四大节庆”、苏尼特王府、赛汉塔拉温泉、周末苏尼特等文化旅游品牌,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苏尼特右旗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扶持带动140余户贫困户参与到旅游产业中,促进多渠道增收。
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电商扶贫,注入产业扶贫新动力。苏尼特右旗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京东物流配送服务中心、京东苏尼特馆、创业创新指导服务中心等,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新业态,为贫困农牧户开辟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2017年,争取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旗县项目,结合农村牧区电信普遍服务工程,逐步建立驻嘎查村电商服务体系,降低生活成本,打通服务农牧区“最后一公里”。
凝聚共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聚力精准脱贫攻坚
加强驻村帮扶力量。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各方力量,选派了63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63名后备干部担任嘎查村“第一书记”,派驻到嘎查村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投入保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选好发展项目,输送致富信息和技术等。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为扶贫部门落实工作经费20万元,为苏木镇落实专项扶贫工作经费各10万元,安排200万元资金作为驻嘎查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经费。采取定地点、定人员的“一对一”帮扶方式,组织旗级领导、94个旗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共637名帮扶责任人对全旗贫困户进行定点帮扶。
深入开展社会扶贫。切实做好国家、自治区、盟级定点扶贫帮扶工作的协调服务,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工程取得实效,价值9222万元的医疗卫生设备和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设备投入使用,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中航集团公司“8+2”重点扶贫项目扎实推进,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00余万元。盟直帮扶单位多次深入帮扶苏木镇、嘎查村和贫困户调研走访,累计投入帮扶款物折合人民币近500万元。
多措并举,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筑牢精准脱贫保障体系
实施教育扶贫,阻断代际传递。设立了400万元的教育扶贫资金,扶持贫困人口从学前教育到大学的全链条助学体系,并将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1万元资助政策覆盖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兑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辍学的承诺。累计发放教育扶贫资金1632万元,其中旗财政出资223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9245人次。
完善医疗救助,开展保险扶贫。投入455万元建立健康扶贫基金,在上级医疗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参合的个人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缴纳,对参合的贫困人口在旗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实行免费治疗,提高了贫困人口新农合医疗门诊统筹封顶线。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开展“家庭病床”试点工作,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截至目前,共为全旗贫困患者支付参保费90万元,发放健康扶贫保障基金22万余元,实现了旗外住院贫困人口就医费用实际报销比达90%的目标。实施贫困人口基本险以及牲畜天气指数险,受益户数达1692户。
推进就业扶贫,提升内生动力。推行“订单、定岗、定向”免费培训模式,极大地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技能,累计完成驾驶技术、科学养畜、适用技能等培训3300人次,解决5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安置。同时,对稳定在企业就业6个月以上贫困人口,每月政府补贴500元,调动了贫困人口就业意愿,目前,首批116名贫困户正在进行公示和组织发放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易地搬迁。累计投入资金12.6亿元,全力推进农村牧区住房、饮水、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安置标准,通过易地新建或购置安置住房的办法,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58户400人,同步搬迁200人。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促进增收节支。在落实金融扶贫工程的基础上,苏尼特右旗协调旗农村信用联社执行基准利率模式置换建档立卡贫困户民间借贷资金,累计置换10户、45万元。旗农村信用联社为全旗63个嘎查村长期提供30—50万元的无偿专项信贷资金,用于解决农牧户贷款到期还款(本金)的周转使用,有效缓解了农牧区民间借贷行为发生,降低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成本。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兜起保障底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与兜底保障衔接工作,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同时,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社会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全旗已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295人,达到年龄的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养老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