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苏旗八项典型措施打好脱贫攻坚
“一卡两册三本账”实现精准扶贫。深入推行“常委联系、处级包联、科级指导、第一书记派驻”工作机制,由7名旗委常委分别联系7个苏木镇,28名处级领导每人包联1至2个嘎查,50名旗直部门主要领导下派嘎查具体指导,49个扶贫工作队、50名第一书记派驻49个嘎查及1个管委会,确定了291名“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建立了全旗脱贫攻坚指挥部微信群,采取周统筹、日记录的方法调度扶贫工作,形成了“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全旗始终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认真制定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积极组织驻嘎查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和“一对一”帮扶责任人,深入牧户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贫困人口“明白卡、扶贫手册、脱贫手册”及“贫困户三本账”(即贫困户“123”档案),详细填写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驻嘎查工作队队长、“一对一”帮扶责任人、项目扶持措施及脱贫计划,精准测算收入支出,明确记载贫困户申请到退出的全部过程,实现了“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退”的问题。
“点菜式”扶贫项目实现精准脱贫。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作方略,根据贫困户项目需求意愿,以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为重点,围绕危房改造、基础母畜、棚圈建设、风光互补、饮水安全等方面,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规划实施了“点菜式”扶贫项目(5大类18项),有效提升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在项目实施上,驻嘎查工作队及“一对一”帮扶责任人结合帮扶贫困户致贫原因及自身意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贫困户推荐扶贫项目“菜单”,贫困户自主选择扶持项目,确保扶贫项目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项目招标制、工程验收制、资金报账制”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嘎查和贫困户自主选择工程施工队,工程竣工后采取牧户、嘎查、驻嘎查工作队、苏木镇、旗扶贫办联合验收合格后兑现项目补贴的措施,推进项目精准实施,有效发挥贫困人口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益。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15万元,建设住房165处、棚圈235处,购置风光互补设备145套,打机井173眼,安装净水器380套,购置基础母牛135头、基础母羊12361只,扶持贫困人口456户1396人。
“铁畜”管理办法 实现“双赢”目标。制定实施扶贫畜“铁畜”管理办法,建立扶贫项目物资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扶贫项目扶持贫困户收益与嘎查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一是明确扶贫“铁畜”产权。制定《扶贫项目“铁畜”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扶贫“铁畜”的产权归嘎查集体所有,经营受益权归贫困户,监督权归苏木镇,实现了扶贫项目物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实力。项目实施要求苏木镇与嘎查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任何人或组织无权对扶贫“铁畜”进行侵占和买卖。项目实施完毕后,扶贫“铁畜”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移交给嘎查集体所有,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实力。三是扶贫“铁畜”承包经营轮换扶持。所购置的基础母畜,要求嘎查和所扶持贫困牧户定期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期限由嘎查两委根据贫困户受益情况确定,一般采取3年为一个扶持周期,受扶持贫困户承包期到期且达到脱贫标准后,嘎查有权收回所承包给的基础母畜发放给其他需要扶持贫困户。到2020年,脱贫攻坚结束后嘎查新增贫困户或返贫情况发生,嘎查利用扶贫“铁畜”自我扶持发展,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资产收益扶贫项目 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积极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及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以扶贫资金向合作社投资入股、给困户分红受益的模式,探索实施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稳定提升了贫困牧民收入水平。一是2017年我旗给满都拉图镇查干哈达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及达来苏木希牧特畜牧专业合作社先后通过“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资金投资入股378万元,辐射带动126户368人贫困人口户均入股3万元,合作社按股金的10%比率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分红周期为3年,从2017年-2020年。到2020年项目实施完,合作社将把扶贫资金投入的股金全额归还给苏木镇政府,由苏木镇结合脱贫攻坚实际,进行统筹规划确定项目实施计划,通过旗政府批准实施。二是2017年底满都拉图镇和达来苏木的两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施合作社给2个苏木镇的109个贫困户发放了红利33万元,有效提升了贫困牧民收入水平。通过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及后续巩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健康扶贫“001”工程 实现贫困人口免费就医。建立完善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医疗卫生机制,先后制定印发了《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苏尼特左旗牧区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苏尼特左旗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健康扶贫工作,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发生。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作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财政代缴的基础上,以456户139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全面实施了健康扶贫 “001”工程。第一个“0”是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规定范围内大病重病住院个人自付为零;第二个“0”是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规定范围内慢性病、地方病、特殊病在旗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门诊个人自付为零;“1”是医疗保障救助制度“一站式”结算服务。同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50万元,设立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基金,全面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等保障措施,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截至目前,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医疗补偿金100人次79.51万元,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补偿率达100%。
全程教育扶贫机制 铺助就学绿色通道。我旗始终把教育扶贫工作摆在全旗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校舍安全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实行学前教育阶段“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两补”、高中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及对高等教育阶段新入学的本科生给予4万元、专科生给予3万元的补贴和对全旗就读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每人给予 “雨露计划”教育补助的基础上,旗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40万元,成立了贫困人口“教育扶贫助学基金”,重点围绕贫困户子女上学给与伙食费及交通补助,完善全程教育扶贫机制。同时,以“全盟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旗塔布台培训基地)为平台,组织旗职业中学、妇联、团委、就业局等部门,在科学养殖、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牛羊毛绒品、皮艺、沙画、根雕、毡绣等等专业举办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牧区劳动力1500余人,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扩宽创收渠道。截止目前,全旗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牧区低保户大学生助学金19人70万元,发放牧区家庭生活困难大学生助学贷款195人108万元,高中阶段贫困生国家助学金152人30万元,职业教育大中专贫困生“雨露计划”扶贫资金补贴33人4.95万元,为贫困学生求学路开启了“绿色通道”。
“合作社+贫困户” 带动贫困户脱贫。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鼓励贫困以草场、生产设施或固定资产给合作社入股的模式,引导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经济,通过转变观念、分红收益或务工增收等方式,实现合作社增效、贫困户增收的“双受益”新模式。该旗查干哈达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牧户109户,其中,贫困户11户。在2014年金融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合作社通过金融扶贫贷款220万元的项目扶持,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效提升了合作社带动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2016年,合作社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扶贫龙头合作社。2017年我旗通过“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及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资金投入216万元,辐射带动72户219个贫困人口户均入股3万元,合作社按股金的10%比率每年给贫困户分红3000元,分红周期为3年。通过“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整合牧区资源,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合作社对贫困户草场进行租赁整合划区轮牧,实现贫困户资产收益;二是贫困户以务工或草场租赁费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给贫困户发放工资或分红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增收;三是合作社带动贫困牧户对接肉食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销售的方式,实现畜产品的优质优价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水平。
“党员中心户+贫困户” 引领贫困户脱贫。采取“党员中心户+贫困户”模式,通过托管、协管、代管等方式,49个嘎查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全旗456个贫困户。党员中心户带领贫困户精准制定脱贫计划,采取科学理财、政策宣传、培训引导等多种有效措施,以转变贫困牧民传统观念为着力点,不断提升贫困户算账养畜和增收致富能力,加快了贫困户脱贫步伐。全旗49个嘎查的党员中心户,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工作思路,摸清每个贫困户家庭底数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一年一次算收入支出账,给准确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及发展潜力,分年度确定帮扶思路及具体措施,努力转变贫困牧民增收观念,使贫困户树立算账脱贫、自力更生的理念,提升贫困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积极协助驻嘎查工作队及“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及时深入到贫困户,给贫困户推介扶贫项目“菜单”,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让贫困户自主选择项目,根据贫困户的项目建设意愿确定实施项目,确保精准扶贫。党员中心户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五进蒙古包终端站点,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及惠民政策宣传、每月开展1次实用技术、算账养畜、科学致富方面的知识普及活动,引导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增收脱贫致富能力。